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157篇 |
免费 | 3727篇 |
国内免费 | 169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722篇 |
工业经济 | 4236篇 |
计划管理 | 21118篇 |
经济学 | 16181篇 |
综合类 | 18109篇 |
运输经济 | 659篇 |
旅游经济 | 1273篇 |
贸易经济 | 12041篇 |
农业经济 | 6589篇 |
经济概况 | 12646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0篇 |
2023年 | 1034篇 |
2022年 | 1278篇 |
2021年 | 1917篇 |
2020年 | 2537篇 |
2019年 | 1780篇 |
2018年 | 1434篇 |
2017年 | 1704篇 |
2016年 | 1853篇 |
2015年 | 2468篇 |
2014年 | 5759篇 |
2013年 | 6061篇 |
2012年 | 7956篇 |
2011年 | 10031篇 |
2010年 | 7580篇 |
2009年 | 6635篇 |
2008年 | 7566篇 |
2007年 | 7153篇 |
2006年 | 6921篇 |
2005年 | 5124篇 |
2004年 | 3723篇 |
2003年 | 2879篇 |
2002年 | 1932篇 |
2001年 | 1647篇 |
2000年 | 1089篇 |
1999年 | 589篇 |
1998年 | 301篇 |
1997年 | 291篇 |
1996年 | 207篇 |
1995年 | 151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79篇 |
1984年 | 208篇 |
1983年 | 143篇 |
1982年 | 104篇 |
1981年 | 57篇 |
1980年 | 73篇 |
1979年 | 49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23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从风险投资市场资源稀缺的特征出发,建立了一个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4-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季度数据考察了技术冲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稀缺的程度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市场利率的变化对风险投资的退出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加速退出质量较差的风险企业,同时却更长时间地持有质量较好的风险企业;(3)技术进步会增加风险企业的数量,提高风险投资市场上风险企业的平均质量,加速风险投资退出。 相似文献
112.
在美国,从国家独立到走向繁荣的进程中,股份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股份经济最早产生于17世纪初,它从英国移植而来,为美国提供了现成的企业组织形式。18世纪中后期,一些州政府对有限责任的许可,推动了美国股份经济的初步发展,19世纪30年代到南北战争前发生的以铁路建设大发展为标志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导致了美国历史上股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它为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迈入世界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开出版的官方的统计年鉴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了6个维度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2007年、2008年这两个年份,除少数经济发达省份外,全国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不高,大部分省份的就业质量指数较低;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明显,发展不协调;随着经济发展,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逐步缩小。由于就业环境改善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基础,所以实现经济发展向高就业、高报酬、高消费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缩小就业质量差异的根本途径。同时,还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三方协商机制的实施;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地区间、城乡间高效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实现平等就业,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怎样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一直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讨的问题。该文提出的建构"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课程教学体系应遵循教材体系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符合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原理"教材的本真精神,对于把"原理"课程教材优势转化为"原理"课程教学优势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5.
116.
We propose a new measure to assess market dominance. Contrary to concentration measures such as the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that characterizes the concentration of an industry, our dominance measure suggests an approach that classifies when an individual firm ha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our measure, the criterion for dominance is relaxed as the intensity of existing competition increases or as entry barriers are lowered. We apply the dominance measure to a number of well-known competition cases. 相似文献
117.
财权及其配置的经济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权与产权关系紧密,但两者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财务治理权是从各财务主体在企业治理结构层次上,就财权分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力制衡关系而言的.而财务控制权是建立在契约不完全理论基础上的,但由于"剩余"的重要性、决策权的广义与狭义区分、权力实施流程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有几个不同内涵.财权配置是以"贡献"与"风险承担"为基本原则,并在知识成本与代理成本共同约束下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与分散对称安排. 相似文献
118.
从经济哲学角度分析了《资本论》,并简要介绍了其中的商品货币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其历史变迁及商品货币理论中价值规律、劳动二重性、劳动分工等理论,从企业管理、政府干预、经济均衡三个角度,分析了商品货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从进步性、局限性、与时俱进性评价了商品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119.
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应用--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追求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本从管理创新的角度,从效绩管理、企业财务预警、企业集团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应用,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效绩评价体系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An extensive body of litera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example, Marton and Säljö, 1984; Prosser and Trigwell, 1999) explores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Säljö (1979) formed the basis of Sharma's (1997) first study exploring accountancy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Using a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administered to third-year management accounting studen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ccountancy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extends Sharma's (1997) study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ions of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more specifically students' contextual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in lectures and tutorial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e some students seek understanding as an outcome of their learning, the majority perceive learning quantitatively in term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re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locus of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 as perceived by students suggests that a more distributed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might result in enhanced learning outcom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