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3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3篇 |
工业经济 | 32篇 |
计划管理 | 322篇 |
经济学 | 310篇 |
综合类 | 33篇 |
运输经济 | 56篇 |
旅游经济 | 29篇 |
贸易经济 | 63篇 |
农业经济 | 196篇 |
经济概况 | 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121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抓手。应用产业结构相似度和修正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从微观企业视角对张江示范区22个分园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空间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刻画与分析,结果发现:①张江示范区22个分园产业结构差异明显,第二、三产业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布局形态,分园间产业同构程度总体较弱;②张江示范区各分园区空间联系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以空间弱联系和一般联系为主导,较强联系和强联系数量较少;③张江示范区已形成“一主(核心园)”、“三副(杨浦园、闵行园、金桥园)”为核心的空间经济联系格局,而奉贤园、临港园、世博园、静安园、崇明园在整体空间联系网络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促进作为多中心创新区域示范区协同发展,需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园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打造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和创新集群;聚焦边缘性分园发展,优化示范区空间网络结构;着力强化沪西南创新带的互动联系,对接杭州科创大走廊,促进长三角创新创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82.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缓解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双重胁迫压力尤为至关重要。为此,基于2000—2018年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集,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模拟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中西部区域碳排放持续增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及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出现\"高—高\"和\"低—低\"空间分布。(2)产业资源配置效率(TI)及产业结构高级化(TS)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缓作用,现阶段优化TI比TS升级对减缓碳排放更有效,其直接和间接的边际效应强度分别达41.2%和32.2%、8.0%和6.1%,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对碳排放的边际效应强度。(3)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强TI和TS优化升级,特别是近期内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而解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双重胁迫压力,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983.
We estimate the long-run effect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ctivitie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cross the Spanish regions during 1980–2007. We use panel data cointegration methods and control for spatial externalities linked to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Our empirical results, robust to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additional control variables, show a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 of public R&D capital on productivity. No significant results are observed for private R&D capital. In contrast, the effect of patents is highly significant but proves to be small. Furthermore, Spain has greatly benefited from importing technology from leading countries. Spatial spillovers are crucial in explaining long-run productivity for the case of Spain.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exert direct positive impacts, however, their effects are geographically bounded and negative spatial spillovers offset direct outcomes. Overall TFP increases when neighbouring territories engage in R&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984.
逆全球化思潮的涌动严重阻碍了全球化进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领导者角色。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型投资模式,出口平台型投资契合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探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否倾向于出口平台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两国模型无法有效识别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平台型特征,本文在空间视角下引入“第三国”效应,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判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类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修正空间权重矩阵标准化处理、市场潜力测算、模型选择与估计等,并分别检验了四种空间权重下的估计结果,保证了研究结论的严谨性与稳健性。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倾向于出口平台型特征,具体表现为直接投资的空间挤出效应,以及来自周边国家市场潜力的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直接投资的出口平台型特征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强烈,这一区域本身所具有的较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为出口平台型投资创造了条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平台型投资强化了多边经贸关系,也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降低贸易壁垒、提高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5.
基于2000-2016年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从整体、区域、产业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异质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差异化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地理经济矩阵下,各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与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显著; 整体、行业、区域维度上,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高端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与溢出效应,其空间间接效应均高于直接效应;低端人力资本普遍作用不显著,甚至可能产生一定逆向作用与溢出效应;男性人力资本比女性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更为普遍且强烈,尤其是男性高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986.
\"一带一路\"沿线为恐怖活动多发地带。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量化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活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沿线国家恐怖活动和旅游业发展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②恐怖活动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负,间接效应更大,即恐怖活动不仅抑制活动发生国旅游业发展,还通过溢出效应对地理邻近和文化相近的国家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③在次区域层面,中蒙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恐怖活动对旅游业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均为负,且南亚—西亚区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显著。这意味着,构建反恐合作联盟和旅游安全合作机制是应对\"一带一路\"恐怖活动的必要措施,而南亚—西亚则是该合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87.
赖永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2)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空间动态外部性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出口决定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企业出口倾向与出口强度进行估计,经验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指标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水平、人力资本、外资属性均对企业出口决定有显著正影响.MAR外部性对企业的出口决定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空间外部性因素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决定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88.
我国城市中的街头商贩:政策思辨与规划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头商贩是我国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不容回避的客观现象。如何应对街头商贩已引起公众的广泛探讨,但城市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却有不足。以国内外多学科的文献梳理为基础,首先分析街头商贩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简要回顾我国街头商贩发展历史,归纳街头商贩对城市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对于街头商贩既不应"一扫而净",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进行弹性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并针对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街头商贩提出相应的管理思路与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989.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8,42(8):636-652
Despite 5G still being embryonic in its development, there is already a quest for evidence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Although there is still considerable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behavioural uncertainty, exploration of how the potential rollout may take place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i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policy formulation. Consequently, the cost, coverage and rollout implications of 5G networks across Britain are explored by extrapolating 4G LTE and LTE-Advanced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eriod 2020–2030. We focus on ubiquitous ultrafast broadband of 50 Mbps and test the impact of annual capital intensity, infrastructure sharing and reducing the end-user speed in rural areas to either 10 or 30 Mbps. For the business-as-usual scenario we find that 90% of the population is covered with 5G by 2027, but coverage is unlikely to reach the final 10% due to exponentially increasing costs. Moreover, varying annual capital intensity or deploying a shared small cell network can greatly influence the time taken to reach the 90% threshold, with these changes mostly benefiting rural areas. Importantly, simply by integrating new and existing spectrum, a network capable of achieving 10 Mbps per rural user is possible, 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UK's current fixed broadband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quant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ollout of 5G under different policy options.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