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2131篇
工业经济   389篇
计划管理   2612篇
经济学   1557篇
综合类   595篇
运输经济   122篇
旅游经济   38篇
贸易经济   1771篇
农业经济   434篇
经济概况   108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1篇
邮电经济   2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836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68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战略: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会计法》表明,抑制或者消除经济贪渎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由美国会计职业团体组成的委员会(英文缩写COSO)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简称1992年COSO报告)和2004年发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简称2004年COSO报告)已经成为我国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制定国家、行业或企业自身内控制度的参照系,对我国内控制度理论和实务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但必须指出的是,1992午COSO报告强调内控制度,2004年COSO报告强调风险管理,从前者演变到后者的关键在于战略。  相似文献   
132.
张婧 《现代审计》2006,(5):67-68
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得到了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与采纳。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产生.其框架已不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COSO从2001年起用三年多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实践证明,新颁布实施的这个《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强化风险管理的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33.
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研究成果,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 Reisk Management Framework),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产生及其贡献与不足,其次阐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最后比较分析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联系与区别,以期对理解、掌握和执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4.
钱莉 《财会通讯》2004,(12):71-71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中国的影响。尽管中国是外国投资的热土,但应看到,其他国家也都不愿意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是符合那些跨国公司以及即将成为跨国公司的公司的偏好的。所以一些没有能力制定准则的国家完全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对于中国而言,考虑到加入全球竞争,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繁荣,应尽量采用国际准则。只有在的确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允许“中国特色”存在。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从古典、新古典和新兴古典企业理论出发,试图梳理出它们分析企业这一微观经济组织界线的理论框架,比较它们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使我们能更全面了解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并进而加深对企业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6.
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引发了如何对国有资本进行监管的思考,而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本文从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财务监管功能定位出发,对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系统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监督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7.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平衡计分卡是一整套用于衡量评价与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相关要素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实力,还直接表明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宗旨,有利于企业全体职员对其战略计划、目标的理解,有利于管理决策的正确制定以及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8.
阙波 《上市公司》2002,(2):48-5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服务贸易开放和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不仅对国内金融机构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也对国内的金融监管制度以及立法体系的创新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因此,尽快调整监管理念,完善金融证券监管制度和法律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9.
高等学校收支预算是各级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重要环节的预算管理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高校预算管理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的组织框架不合理。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完善;预算过分依赖基期数据,预算编制基本采用基期预算和固定预算的形式,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势必造成“开支即为合理”的错误认识,而且容易漏项;  相似文献   
140.
秦志英 《会计之友》2005,(7B):32-33
企业经营需要制度,制度构成企业的主体框架。市场经济竞争越激烈,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越显重要只有在全面分析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内部控制的各项原则.充分理解内部控制的各种重要关系.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