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23篇
  免费   254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财政金融   5231篇
工业经济   2488篇
计划管理   12507篇
经济学   10421篇
综合类   12091篇
运输经济   383篇
旅游经济   960篇
贸易经济   7777篇
农业经济   4269篇
经济概况   789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5年   238篇
  2024年   562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875篇
  2021年   1252篇
  2020年   1693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1028篇
  2017年   1181篇
  2016年   1254篇
  2015年   1496篇
  2014年   3290篇
  2013年   3866篇
  2012年   4749篇
  2011年   6029篇
  2010年   4468篇
  2009年   4034篇
  2008年   4575篇
  2007年   4374篇
  2006年   4321篇
  2005年   3214篇
  2004年   2289篇
  2003年   1921篇
  2002年   1255篇
  2001年   1179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5篇
  1984年   195篇
  1983年   137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Abstract

Harrod'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ynamics is very often reduced to the dynamic equation whose character is unstable. Growth theory and cycle theory based on Harrod's contributions aimed at reducing this instability. Following Harrod, who was strongly opposed to the ‘knife-edge’ interpretation, we define the 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as a ‘moving equilibrium’ and focus on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effective rate of growth. Our simple Harrodian model generates various dynamics from stable path, to growth cycle and corridor of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merican institutionalists and a number of ‘non-Marshallian’ British econom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several of whom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Fabian Society or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or both. Specifically, the links between institutionalists such as Walton Hamilton and Wesley Mitchell and British social scientists such as John A. Hobson, Henry Clay, R.A. Tawney, William Beveridge and Graham Wallas.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connections were related to common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s, compatible methodological views, common interest in questions of social value, shared policy concerns (particularly unemployment and the coal industry), shared intere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stitution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shared connections with the funding activities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These connections were much more extensive than has usually been realized. Some reasons for this British group not to form into a movement similar to American institutionalism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73.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暴露与监控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萍 《现代财经》2006,26(1):23-25
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活动特点,观察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暴露,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各种监控方式的内涵、主要操作手法、适用的范围以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助于建立起全球性金融衍生工具监控框架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74.
邵瑞庆 《现代财经》2008,28(2):22-26
基于现行现金流折现的项目投资评价的有效性取决于对项目现金流量预测的正确性,而项目现金流量具有预测发生的时间越遥远,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程度越大但又趋于相对稳定的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本文引入时间风险值进行折现调整这种系统可循的方法来解决在投资评价时难以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未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使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项目投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5.
This note uses the Theorem of the Alternative to prove new results on the implementability of general, asymmetric auctions, and to provide simpler proofs of known results for symmetric auctions. The tradeoff is that type spaces are taken to be finite.  相似文献   
176.
振兴东北是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在分析东北的区域性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自身改制和振兴东北的企业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东北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性银行业策略.  相似文献   
177.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出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相似文献   
178.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历史与未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路径的历史演变,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与最后贷款人机制。最后,讨论了“太大而不能倒”危机管理理念的缺陷,指出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的紧迫性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9.
本文从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现实出发,重点分析了海洋环境管制的供求现状和矛盾,指出我国海洋环境管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管制的现实,探讨了我国海洋环境管制的发展,提出我国在加强海洋环境管制的同时应拓宽思路,促进海洋环境管制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80.
国际自愿减排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进入管制碳交易市场之前,国内碳减排交易市场以自愿减排为主要形式发展并且处于起步阶段,而国际自愿减排市场相对成熟,对国际自愿减排(碳抵消)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国自愿减排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文章分别从基本信息、项目信息、核算方法、可持续性要求、审定核查与注册五个方面对黄金标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标准等七个国际自愿减排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与规范自愿减排市场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