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4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财政金融   4311篇
工业经济   850篇
计划管理   3675篇
经济学   2352篇
综合类   1990篇
运输经济   85篇
旅游经济   164篇
贸易经济   2562篇
农业经济   629篇
经济概况   154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1099篇
  2013年   1709篇
  2012年   1168篇
  2011年   1422篇
  2010年   1055篇
  2009年   1048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045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20世纪中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伴随半个多世纪的争议与讨论,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可,但碍于其所需付出的成本,管理者却普遍缺乏动力。以往的研究虽然致力于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之间建立相关关系,但结论并不一致,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尚未揭示出来。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不是企业成本的沉重负担,反而是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当前价值、未来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个三维价值创造的概念模型,将该领域研究的零散内容系统化,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构建了企业道德建设、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的中介模型及相关假设,包括1个主模型和3个分别基于企业道德建设、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的子模型。对227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道德建设与员工满意度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分别在企业道德建设的4个子维度(是否拥有道德守则、是否拥有道德培训、道德守则的推广、道德培训时间)与员工满意度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员工感知的企业对顾客、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分别在企业道德建设和员工满意度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还存在于企业道德建设和员工满意度的两个维度(内在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之间。  相似文献   
993.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我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旨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和再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和途径。以便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对策建议,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掌控供电企业现存的人力资源风险状况,及时规避人力资源风险。本文建立了符合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人力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确定人力资源得分。在对人力资源风险等级划分中,引入云模型。该模型摒弃了以往研究的硬划分,更能体现数据的分布特性。然后对评价对象进行逆向正态云化来获得其云参数,最后利用该云参数进行评价。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够挖掘出更多隐含的信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资本市场存在外生性与内生性两种不同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外部性风险,但加大了内生性风险,起到累积和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作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过度的金融创新起了传导链和放大器的作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必须寻求创新与监管及风险防范的平衡;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健全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宏观调控体系及机制;防范外部金融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996.
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手段。公司治理、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都是影响和决定内部控制的力量,而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治理结构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以2004-2008年度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规模、董事素质、公司领导权结构、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和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等因素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失效的公司,其独立董事人数较少一些 而出问题的公司,往往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董事会以及两职兼任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良好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将有助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从而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设计与有效执行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97.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衡量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衡量法是巴塞尔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标准法与其他高级法之间的一种过渡方法。在新资本协议实施中,它成为操作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操作风险预期损失EL和总资本要求计算方法入手,分别运用保险精算法与Copula函数对内部衡量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中等频数和中等损失情况下的内部衡量法计算公式,并设计了一个通过内部衡量法度量操作风险的使用框架。  相似文献   
998.
When modelling rating transitions as continuous-time Markov processes, in practice, time-homogeneity is a common assumption, yet restri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mode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rating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change after the origination of debt. Accordingly, we develop a likelihood-ratio test for the hypothesis of time-homogeneity. The alternative is a step function of transition intensities. The test rejects time-homogeneity for rating transitions observed over 7 years in a real corporate portfolio. Especially 1-year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increase over the first year after origination. This time effect suggests that banks should manage their credit portfolios with respect to the age of debt.   相似文献   
999.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越来越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大国际性银行高度关注,成为继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后的第三大银行风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保险作为缓释和转移操作风险的有效工具,已得到银行业界认可。我国现有操作风险保险远远不能适应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保险的要求,准确量化操作风险,组织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十分必要。保险公司应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联系,了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操作风险保险产品,为商业银行提供规避风险的途径,也为自己培育良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改进——基于风险升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迁移者在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仅要考虑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理性的迁移者还会考虑到不确定性带来的效用损失,文章用一个风险升水值来度量这种效用损失,并认为应该从托达罗模型的预期收入差异中剔除这个损失额度。因而,实际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会比托达罗模型所表述的更小,一些风险规避的迁移者可能就会因此退出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