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7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82篇
财政金融   402篇
工业经济   181篇
计划管理   754篇
经济学   1286篇
综合类   602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67篇
贸易经济   344篇
农业经济   1469篇
经济概况   53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s there a case for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the exposed sector in an economy when compliance to an aggregate emissions constraint induced by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 is mandatory? This question is being deba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 We address the issue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and theoretically cover several market structures, including perfect competition, the large country case and oligopoly. We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the exposed sector is not warran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ximizing social welfare. In addition, we demonstrate that in the case of oligopoly, instituting a more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on the exposed sector might be profit-enhancing for this sector. This finding lends theoretical support to a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rter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3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 on how team heterogeneity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influences both the revenue sharing proposed by the principal to the team and the employees'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evidence shows that when the team is heterogeneous, the principal does not try to motivate the agents through her sharing offer. Regardless of the level of team-based compensation, a large amount of free riding occurs since each agent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his teammate's behavior. In contrast, when the team is homogeneous, agents are better able to cooperate, reciprocating the principal's offer.  相似文献   
33.
人.自然.社会—生态悖论思考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生态悖论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实质、解决的方法以及对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为了建立合理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了解现阶段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le appraisal)即参与性农村评估和传统的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建设补偿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发现本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中的主要问题是仍然没有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补偿主体、补偿强度、补偿资金来源。生态补偿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有必要在政策、法律层面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5.
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走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自身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6.
东西部地区之间公益林生态补偿负担与分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在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上将会存在严重的地区之间生态建设责任与利益不平衡.因此需要建立地区之间的财政支付方式来平衡这种不公平状况.以利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7.
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凤娇 《经济经纬》2006,18(3):32-35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8.
岩溶山地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其自身的土地资源特点、生态特点和社会特点。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原则、思路,认为岩溶山地的土地整理应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阶梯式还林退耕和辐射式生态重建、实行土地双轨制、直接对农户投资着手等,提出不同空间尺度如县市、乡镇、村组、农户土地整理的具体模式。非耕地资源开发是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9.
生态安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水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生物入侵这四个当前主要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它们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0.
生态法治建设不仅需要生态法理论的创新,更需要具体生态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主要包括在法律上明确生态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依靠法治化的经济手段促进生态建设,完善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制度,科学设定和考核政府的生态义务,建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健全生态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