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0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财政金融   677篇
工业经济   814篇
计划管理   2598篇
经济学   3739篇
综合类   2724篇
运输经济   69篇
旅游经济   178篇
贸易经济   1706篇
农业经济   1260篇
经济概况   255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926篇
  2013年   955篇
  2012年   1321篇
  2011年   1706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1093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atial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 changes in intra- and inter-country linkages on the embodied energy demand in the concerned country.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e have used the China- Japan inter-country input–output tables for 1985 and 1990, expressed in constant prices of 1990.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1) at least for the period between 1985 and 1990, the effects of the non-competitive input structural changes in China on the primary energy requirements of Japan were negligible, and (2)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Japanese final demand shifts on the total change in Chinese primary energy demand was 40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hinese final demand shifts on the primary energy requirements of Japan. The Japanese policy maker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energy impacts of the changes in the domestic production structure rather than the changes in the Chinese produc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02.
由于经济转型独特的初始条件,利率市场化不单单表现为放松利率管制,期间还交叉了一个利率定价传导机制重构的过程。利率定价传导机制取决于一国的金融制度与结构,尤其与货币市场的发育密切相关。目前,由于利率定价传导机制尚未完全成型,相应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应以完善利率定价传导机制为重点,并最终完成以放松利率管制为主要特征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3.
李太平  李俊龙  陈月红 《物流科技》2006,29(12):109-111
物流租赁业是一项高效率、高环保、高就业、高回报、引领中国物流标准化进程、支撑物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兴服务行业.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江苏省率先发展物流租赁服务业的优势和外资在我国的动向.认为当前是江苏省产业界率先投资发展谊行业的最佳时机,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当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企业规模无关论”的新观点,与我国目前盛行的“唯规模经济论”截然相反。笔者以为,上述两论都失之片面,正确的理论是在承认的前提下,将规模经济分为两类:专业规模经济和综合规模经济。前者因专业化分工效应而扩大产销规模与市场份额;后者因企业(集团)内部协调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获得效应。随着市场发育和市场交易成本下降,拥有专业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比之拥有综合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竞争。  相似文献   
105.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域金融制度的安排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当前县域经济中金融供给不足表现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金融制度的重新安排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6.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三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再次肯定公有制为主体,并且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也纳入,是对传统理论的一大突破。这是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有着多样的现实条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澄清了不同看法,其结果很可能形成混合经济居大的格局:宏观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微观上是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公司为典型。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系列的对策,除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外,令人想起毛泽东曾经讲过的四句话:"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相似文献   
107.
崔沪 《经济经纬》2006,(2):38-41
跨国并购包括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以及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并购,本文仅分析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进行并购而可能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首先,作者从我国的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三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作者从我国的本土品牌、并购中的技术外溢以及我国的公司治理几个方面探讨了跨国并购对我国微观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发展循环经济是政府的必然选择和迫切任务,探讨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循环经济运行结果的外部性和运行条件的规模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由此分析了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主要承担制度建立和条件保证两大类职能及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9.
Chengdu and Chongqing are two megalopolises with the synthesized economic strength and the strongest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ntire western region, which have very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Through horizontal contrast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ing level of the two cities, the two cities‘ economic foundation of unitary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from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relationship. Then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economic unitary development of two cities i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10.
The emergence of a legally constituted State in 16th century western societies represents the final lap of a process extending the sphere of the indivudal freedoms necessary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market order. A peculiar stage of this process came in the form of guilds. They materialised into a need for emancipation from the values of the archaic society and became the keepers of a peace and a justice on the market by ensuring the respect of new rules of conduct (1). This analysis of the behaviour of craft guilds will illustrate the ques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rational economic activity in medieval society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