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财政金融   345篇
工业经济   62篇
计划管理   201篇
经济学   819篇
综合类   397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12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29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41.
金融科技正在变革全球金融体系、鼎新世界金融格局。那么,金融科技在改变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同时,是否会影响中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金融分权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2010—2018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降低了地方政府的金融分权水平。进一步讨论发现: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效应受到财政分权和城镇化率影响,财政分权越大的地区,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效应越小;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下,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作用在金融发展欠发达地区比在较发达地区更强。  相似文献   
142.
"省直管县"改革一改以往"省-市-县"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水平。为缓解内生性,将"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负面阻碍作用,但不同形式的分权影响有异质性,具体来说财权的下放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下放则不利于。②当地方政府自主权提高时,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偏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强地方软实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应减少,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导致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③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并不再显著。据此,从合理划分省以下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实基层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类指标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各县(市)政府间的合作,实现各自为政的地方经济向统一市场整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基于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财税改革经验,锚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研究了新发展阶段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从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提升现代税收治理、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推进财税法治建设五个方面把握中国特色现代财税体制发展,持续为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提供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144.
次优状态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政策工具选择依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悦  田国双 《林业经济》2012,(7):100-104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成立和发展过程中,选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适合生态区使用的生态税、天然林产品税以及天然林砍伐配额等政策工具进行成本分析和比较,在成本收益最大化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次优状态下两个社会福利影响分析,指出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政策工具,为生态区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生态林业市场化筹资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生态林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解决生态林业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除了传统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生态林业发展资金需求的思路外 ,还要重视包括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在内的森林“公共产品”资金的市场循环途径 ,如碳贸易和生物多样性交易。  相似文献   
146.
金凤花  于丽敏 《价值工程》2011,30(23):264-266
为了分析中国社会福利的地区差异,本文考察近年来中国各地区的社会福利支出现状,分析了各地区的社会福利支出的地区差异分布,认为地区差异分布是由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支出能力和社会福利制度结构上的差异所致。最后,本文提出若干缩小社会福利地区差距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探讨财政分权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显著抑制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财政分权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如在科教水平较低、级别较低及中小城市,财政分权显著抑制城市创新,而在科教水平较高、级别较高及大城市却并未抑制城市创新;财政分权通过促进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为引资而竞争”、抑制地方政府“为创新而竞争”等途径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从政府财政体制改革视角促进城市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8.
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财政支出总水平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财政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2)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3)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政府今后调整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定财政支出重点,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在构建县域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以重庆市40个区县政府为例,综合测度各个区县县域政府的财政能力,得出县域政府财政能力不均衡的结论,并就破解县域政府财政能力不均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0.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按照该要求,作为生态补偿主要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应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基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环境友好型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