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359篇
工业经济   145篇
计划管理   271篇
经济学   397篇
综合类   356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309篇
农业经济   138篇
经济概况   2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金融创新”假说,之后有人甚至把“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的观点作为定论写进教材。本文沿制度分析的路径,得出中国至今尚未出现金融创新的结论。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的形成,都暗含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需要一个创新主体,这个创新主体即是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只有这个产权主体才是创新的“内在因素”。金融创新只有以清晰的且人格化的产权主体这样的“内在因素”为前提,才能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获得创新的原动力。本文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包括商业银行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实际上全是由政府效用函数所牵引的政府行为。我国商业银行受产权制度的制约,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金融改革的最大不足,也在于企图避开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合理安排恰恰是金融创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2.
论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地位不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缺少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物权制度设计,传统上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公有制设计是从政治经济的意义出发的。在坚持集体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认可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民法上的私权利大有裨益,由此也有必要赋予每一个“农民集体”以法人地位,并精心设计该法人的治理结构,从而成为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得以实现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23.
外资自由化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境内外资本要素互联互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微观企业行为。以我国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外资进入对我国本土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地,外资进入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股权集中度更高和市场化进程缓慢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在不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外资进入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因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凌玲 《经济管理》2007,(13):56-61
本文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战略、所有权、规模与企业年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所有权对内部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战略、规模与企业年龄能够部分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构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公有制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有制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要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只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做文章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和认其解决公有制本身的存在形式即公有制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26.
ABSTRACT

Our study presents empirical evidence about the role of ownership structure for firm exit probability by explicitl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distinct exit routes (bankruptcy and forced liquidation, voluntary liquidati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 M&A, and removal from the court register).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of Slovenian firms in the 2006–2012 period and using multinomial probit,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predictions of agency theory.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share of the largest owner, and the difference in shares between two largest owners all de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exit for all studied exit routes but M&A. The magnitude of their impact is largest for exits, in which owners play a decisive role, i.e. voluntary liquidation and removal. The link between the number of primary owners and exit likelihood is U-shaped with the lowest exit probability for firms with around two owners.  相似文献   
27.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一国公司股权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证券市场监管水平的差异和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差异是主要的因素。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证券监管及法律环境造成了公司治理及绩效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控股股东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侵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8.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三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再次肯定公有制为主体,并且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也纳入,是对传统理论的一大突破。这是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有着多样的现实条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澄清了不同看法,其结果很可能形成混合经济居大的格局:宏观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微观上是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公司为典型。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系列的对策,除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外,令人想起毛泽东曾经讲过的四句话:"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相似文献   
2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基础问题,尤其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及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是否已经构成了土地制度新突破的能量呢?果真如此,那么,条件是否具备?时机是否成熟?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所有制变革的时候了.而考虑到中国具体实际和改革面临的阻力,笔者提出了改革的战略思路是:第一阶段实行土地股份所有,市场化经营;第二阶段实行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30.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ublic ownership and regulatory agency independence on regulatory outcomes in EU telecommunications. Specifically, we study regulated interconnect rates paid by entrants to incumbents. We find that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incumbent positively affects these interconnect rates, and suggest that governments influence regulatory outcomes in favor of incumbents in which they are substantially invested. However, we also find that the presence of institutional features enhancing regulatory independence from the government mitigates this effect. In order to study regulatory independence, we introduce a new cross-country time-series database—the European Union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EURI) Database. This databas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s bearing on regulatory independence and quality in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5 founding EU member states from 1997 to 2003 *We thank Laurent Pipitone for superb research assistance. Geoff Edwards thanks the Sasakawa Foundation and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 at the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for generous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London Business School for non-financial support. Leonard Waverman thanks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sortium for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