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206篇
经济学   99篇
综合类   37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235篇
经济概况   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中国农村居住形式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伟  陈百明  吴建寨 《经济地理》2012,32(6):110-113
近年来,我国农村住宅楼房化趋势日益明显、房屋质量不断提高、村庄布局趋向集中、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长,农村居住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居住条件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改善。居住需求层次的转换是农村居住形式变化的内在机理。虽然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居住模式的改变是居住需求层次转换的客观规律,但考虑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现状,应尽量避免"尊重需求"产生的炫富型和摆阔型农村住宅建设,引导农村住房形式趋向理性。  相似文献   
72.
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测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樊芳  刘艳芳  张扬  侯贺平 《经济地理》2012,32(4):119-123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形分别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修正系数与农户搬迁意愿的修正系数,并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测算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结果显示: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仅为理论潜力的57.07%,其中山地地区潜力不能释放,而平原地区是潜力释放主要区域。结果表明了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73.
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腾退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珍 《经济地理》2012,32(12):151-156
依据农户的理性、生存性、商品性、社会性特征,选取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边缘区27个自然村为样本,基于对75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建立宅基地特征、农户特征、理性和生存预期、社会性行为特征20项指标的影响因素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腾退、置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宅基地腾退动机的农户比例接近50%。按照作用程度,影响农户宅基地腾退的因素依次为腾退政策的满意程度、社会保障问题、房屋使用年限、家庭成员的赞同、腾退成功者的赞同意见、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农户的文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74.
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都江堰市典型乡镇的3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在农户问卷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景观分析、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研究了3个行政村居民点灾前2007年和灾后2010年的格局变化与农户生计特征。结果表明:①地震灾区典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在灾前灾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②典型农村居民点总体上处于在规划引导下从分散向聚集的转变过程中;③居民点的空间变化对农户生计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静 《特区经济》2010,(3):207-209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是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直接原因。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分配结构,建立劳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77.
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维护农民利益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晶 《特区经济》2010,(3):170-173
本文针对日益强烈的支持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观点,结合在广州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打破此限制将会产生的种种弊端,据此得出在我国现阶段,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8.
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先前的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弊端突出,问题、矛盾突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诸城市进行"村改社区"过程中将会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置换和复垦,不仅增加了耕地而且还节约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79.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和清单管理的制度文本和社会实践,揭示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的整体制度逻辑。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相结合的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政策内涵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清单管理的政策内涵是实施技术治理的科学理性,转变政府职能,清晰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宅基地盘活利用偏重于私权保护,对管理负外部性和提供公共服务等公权问题重视不足。清单管理存在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之间内在逻辑不统一的问题。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需要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科学理性的内在制度逻辑。研究结论:三张清单是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界定市场与政府边界的重要制度工具。宅基地盘活利用权力清单着眼于构建有限政府,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权力追责”型;责任清单着眼于构建责任政府,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职责追责”型;负面清单着眼于构建有效市场,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分立耦合”型。宅基地盘活利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与负面清单的禁入行为和限入行为清单相衔接,权力清单的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公共服务事项需要分别与责任清单进行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