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0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财政金融   1255篇
工业经济   1134篇
计划管理   5337篇
经济学   3359篇
综合类   2103篇
运输经济   351篇
旅游经济   713篇
贸易经济   2694篇
农业经济   1927篇
经济概况   231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705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548篇
  2013年   1948篇
  2012年   1690篇
  2011年   2090篇
  2010年   1502篇
  2009年   1292篇
  2008年   1367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1001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3 毫秒
991.
基于SFA模型的河南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投入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粮食问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农业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对河南省粮食产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2005—2015年河南省各县粮食产量和投入要素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数据面板化,利用线性相关、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脱钩分析等方法,运用ArcGIS 10.1、Eviews 8.0和SPSS 19.0等软件,对河南省各县粮食产量时空变化、投入要素影响程度和脱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模型运算结果表明文章选用模型效果较好,能够反映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其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且符合河南省粮食产量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 2005—2015年河南省粮食产量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2)从空间上来看,河南省中部、北部、东部和南部粮食产量较高,西部受地势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较低;(3)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折纯量、粮食播种面积、农民经营性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乡村农业人口呈正相关关系,与农村用电量呈负相关关系;(4)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农药施用量存在脱钩效应,粮食播种面积、农民经营性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存在脱钩效应。[结论]应保持目前粮食播种面积不变,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突出投入要素的影响,同时对河南省各县进行区域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992.
基于2008—2017年国家林业局对中国28个省(市、区)国有林场的调研数据,运用等价性检验的方法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可持续经营和发展能力层面上对国有林场的贫困测度和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贫困林场不一定位于贫困县,并且与国有非贫困林场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国有贫困林场区域异质性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有贫困林场在森林资源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因此,提出了相关林业部门应该鼓励国有贫困林场发展特色林产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改善职工生计条件;加强资金管理意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山东、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其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8—2017年山东省17地市、江苏省13地市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两省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总体区域间差异进行衡量,并针对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成本、研发水平和金融发展规模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源成本、出口贸易对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研发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规模影响不显著,分析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面板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从时空视角对云南省旅游业-城市化-经济-交通四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价。结果显示:云南省旅游业、城市化、经济、交通发展水平整体分别提升了48.15%、47.59%、35.91%、46.89%。2005~2017年,云南省各州(市)旅游业-城市化-经济-交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87.50%的州(市)仍处于中度耦合失调水平,且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形成以昆明为核心的"核心-边缘"梯度递减的空间结构特征,整体呈滇中>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滇西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96.
发展林下经济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之一,能否发挥生态优势保护森林资源是检验其政策绩效的重要标准。在分类剖析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1个县林下经济发展经验证据,构建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提高森林面积,其中林下养殖与森林景观利用模式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997.
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经验以及知识的局限性,在创业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风险,其中法律风险的是最棘手的。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特点、现状以及创业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并联系实际从高校法律教育角度及学生个人角度,提出了防控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民营企业相对国企较少获得国家支持,其现金持有决策符合市场决策规则。将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定位为内部财务和外部行业特征,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现金替代物、企业的银行负债、财务杠杆、企业规模与现金持有量呈负相关关系,企业的增长机会、现金流量、现金股利、激烈的行业竞争与现金持有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该文认为先进农业生产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把先进生产力理论运用到当前的农业、农村中来,以不断培育和保护农业中的先进生产力的论述不多;该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即通过对当前我国先进农业生产力特点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先进农业生产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正处在加入WTO后过渡时期,贸易摩擦和纠纷频频发生。同时,我国也开始逐渐完善自身的反倾销制度,以保护因开放市场而受冲击的产业。文章主要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触及反倾销制度的法律供求、法律效益和均衡,指出反倾销法律制度在正义和效率方面有待探讨。在进出口公平贸易中应当注意对倾销的衡量和控制.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