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5篇 |
免费 | 708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0篇 |
工业经济 | 127篇 |
计划管理 | 753篇 |
经济学 | 1038篇 |
综合类 | 315篇 |
运输经济 | 53篇 |
旅游经济 | 105篇 |
贸易经济 | 242篇 |
农业经济 | 1039篇 |
经济概况 | 4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213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32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187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299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160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晶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08-110
以湖北省期刊为统计样本,分析《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执行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人文社科类期刊要提高对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宜用注释代替参考文献列表;参考文献顺序编码制要优于著者-出版年制;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必须对应标注;专业性较强的英文科技期刊可参照同专业的国际著名刊物进行参考文献著录。 相似文献
2.
黄崴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9
本文介绍了欧美国家及日本的城市窨井盖创意思路,剖析了我国城市规划中窨井盖设计的问题及现状,提出了在保证窨井盖实现其市政设施功能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如:指示路标功能、广告宣传功能、传承地方文化功能等。本文意在强调要以新颖的设计创意与多元功能定位的思路,给予窨井盖以持久鲜活的生命与活力,增添文化元素,提高窨井盖功能,这有助于提升市政规划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半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优化分析——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协调人地关系、增强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地处黄土高原半山丘陵区的襄垣县为研究对象,结合DEM、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等相关资料,从海拔、坡度、交通、水源等方面对居民点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选取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逐级打分,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等级划分为优等区域、中等区域和差等区域,根据研究区人口、经济、地质灾害等情况,将研究区的居民点划分为异地搬迁型、保留发展型和优先发展型,确定了31个村作为研究区的中心村。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贸易开放度与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利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的地方财政总支出及其主要构成部分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限制了政府部门规模,降低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效率假说的推断;贸易开放度扩张了政府部门规模,提高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补偿假说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基于Wilson模型的物流空间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产生原理的角度、用修正的wilson模型刻画物流空间相互作用.根据该模型获得"作用强度"和"相互作用负荷"两个参数.作用强度的大小能够反映物流服务供给的合理与否;相互作用负荷增大的空间相互作用方向是进行物流设施建设的主要方位,由相互作用负荷的变化确定的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在空间方位上表现出交替性. 相似文献
6.
Zhiyuan Wang 《New Political Economy》2018,23(6):656-673
Extant scholarship treats national policies concerning labour rights as a function of economic factors and yet neglects influences of policies among economically competing states. Relying on the policy interdependence theor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labour rights policy in a state is dependent on its economic competitors’ labour policy decisions. It specifically maintains that the 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s as well as against imports channel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f deteriorating labour protection in competing states which drives expansive downward policy mimicking and leads to a global decline in labour rights – a race to the bottom. Utilising spatial econometric technique to analyse a new data on labour rights for the period 1994–2009, it finds that labour rights practices are interdependent among economic competitors and experience global deteriorations; whereas labour rights laws remain largely independent due to high policy and reputational costs of lowering them and show more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7.
8.
Stephen Devadoss 《Applied economics》2013,45(23):3378-3386
The objectiv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illustrate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how to incorporate an ad valorem tariff in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s and show the equivalence of three approaches (primal, dual and MCP) of spatial equilibrium trade modelling. The article lays out in detail the theory, empirical applications and the results for all three approaches so that trade modellers can easily follow and apply them in their work. The primal approach is commonly used by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lers, though the dual approach corresponds to the textbook depiction of consumer surplus, producer surplus and gains from trade. The Mixe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MCP) is not commonly used by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lers, though it is relatively simpler if the modeller knows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also presen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approach. 相似文献
9.
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取中国31个省、市、区1999-2007年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不同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旅游业与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最显著的正影响,旅游交通状况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当地国内旅游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旅游资源禀赋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产业空间集聚的本质是经济行为主体相互选择的结果.从主体策略选择的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诠释,体现了行为主体在空间区位上的策略均衡,也体现了空间经济理论的研究传统.作为经济干预主体的政府,其介入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空间策略,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阐述转型发展中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