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733篇
工业经济   533篇
计划管理   964篇
经济学   750篇
综合类   308篇
运输经济   193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190篇
农业经济   555篇
经济概况   14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4篇
邮电经济   2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文章阐述了政企不分的铁路管理体制给铁路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指出政企不分是制约铁路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制度因素,并对铁路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容作了探讨,同时提出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
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生产力的代表,十六大指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4.
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思路、措施和战略振兴东北,笔者认为,中央的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和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切实解决好大量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把东北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东北自身具有的产业优势上,适时确立起今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只有这样,东北的经济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5.
从分析东北现象及其与创新价值流动的关系入手,提出通过产学研合作抢占创新制高点,尽快形成创新价值;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R&D活动,加快创新速度;加速营造适宜于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等途径消除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东北现象”。  相似文献   
96.
推动全方位合作 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邴正  丁晓燕 《经济纵横》2005,(10):39-43
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推动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而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条件,理应采取战略举措推进其全方位合作,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97.
惠恩才 《经济管理》2007,(20):87-91
东北老工业基地通常是指东北地区的传统工业格局,为了使东北经济能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振兴东北地区。本文针对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艰难选择,对东北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东北经济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8.
历史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中的重要分支,强调政 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制度塑造的,存在着“路径依赖”现 象,这意味着在过去制度环境中做出的政策选择影响现在的政 策结果。中国城市治理制度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若想理解以 及应对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探索其历史。提供了一 种从规划历史切入分析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与解决规划管理中 的现存问题,进而构建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规划管理理论分析 方法。首先探讨了历史制度主义在制度分析中的应用及优势, 然后通过探讨与分析我国绿地资源管理现状证明苏联模式如何 通过“路径依赖”影响现在的绿地资源管理机制,将历史制度 主义分析方法应用于理解我国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在我国自然 资源部成立的改革大背景下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
邱爽 《生产力研究》2005,(11):143-14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大经济区,曾一度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基地。但现在东北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其他三个经济增长极相比,差距已十分明显。“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的分工优势,以及自身的潜力和后劲,都意味着东北发展前景广阔,成长空间巨大。因此,振兴东北、打造东北增长极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创新的理念,走创新之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辽宁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连荣  赵冰 《经济论坛》2005,(19):17-19
新一届中央政府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称为“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而且强调前者是中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作为一项“国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制造业基础的再造与发展,使东北地区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带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作为经济的新增长极,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群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将这些制造业中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制造企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