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1460篇
工业经济   1345篇
计划管理   2017篇
经济学   1614篇
综合类   574篇
运输经济   108篇
旅游经济   32篇
贸易经济   2823篇
农业经济   915篇
经济概况   2154篇
信息产业经济   69篇
邮电经济   234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1102篇
  2012年   1437篇
  2011年   1441篇
  2010年   1184篇
  2009年   1087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决定成败的主导因素。近年来,宁波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深化配套协作,广泛开展产学研联  相似文献   
62.
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的发展,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延伸产业链;要以大项目、大企业为支撑,带动中小企业,完善产业链;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产业链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实现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63.
本质上.钢铁产业重组属于企业行为。但由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国资委是各大钢铁企业的最大股东.这就使得重组带有强烈的政府色彩。由于钢铁企业都是地方纳税大户,面对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等中央企业的强势跨区域重组.在“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下、在GDP考核机制下.中国出现了以省级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性钢铁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64.
《中国电信业》2008,(11):58-58
什么是“杀手级应用”?简单地说,即是某种迎合大部分用户需求,能够迅速普及,进而给产业链各成员带来丰厚收益的业务和应用。通过推出独创性的新产品或者新服务,一旦获得用户认可,往往可以扩大甚至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而已经得到认可和市场证实的是,只有当技术及内容与用户的需求发展高度协调的时候,这项业务才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65.
陈小茗 《经济师》2008,(4):34-34
文章针对一些人对国有制为主导在认识上的误区,着重阐述什么是国有制为主导,为什么要坚持国有制为主导,以及怎样发挥国有制的主导作用,从内涵、重要意义、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中国PTA产业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5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适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这项计划犹如寒冬里的一缕暖阳。除此之外,国家对投资和拉动内需等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保增长成为时下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67.
对于BJD球形关节玩偶,商业圈子内足以将其定义为奢侈品玩具制造业,其娃娃特色是五官非常的精致,四肢、眼睛、头发、衣物、妆容都可以更换,有1/3、1/4、1/6等不同尺寸,可以摆出非常多不同的的动作。但其奢侈之处在  相似文献   
68.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府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对与中心城市发展相关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进行介入,以避免市场失灵。在中心城市的集聚、增生和扩散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介入方式有所不同。文章分别用三个博弈模型,对中心城市政府在三个阶段的介入背景进行了分析,就不同阶段中政府介入的形式和侧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9.
70.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科学决策》2002,(2):21-23
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产生主要是靠国家大规模的投入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外资也成为我国大中型企业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来实现的.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浙江省的大规模投入较少,因此,形成了浙江省产业组织结构中大中型企业偏少的局面.但是,浙江省凭借着自身的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较强的经商意识,充分地利用中小企业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优势,实现了靠中小企业初步实现工业化的目的,比较好地解决了经济不景气时期职工下岗失业的问题,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