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74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76篇
财政金融   3832篇
工业经济   1406篇
计划管理   6686篇
经济学   4730篇
综合类   2770篇
运输经济   313篇
旅游经济   447篇
贸易经济   6292篇
农业经济   5324篇
经济概况   525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8篇
邮电经济   76篇
  2024年   565篇
  2023年   2196篇
  2022年   2286篇
  2021年   2046篇
  2020年   1697篇
  2019年   1534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1099篇
  2014年   2492篇
  2013年   1995篇
  2012年   2045篇
  2011年   2388篇
  2010年   2280篇
  2009年   2188篇
  2008年   2233篇
  2007年   1955篇
  2006年   1354篇
  2005年   1323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873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海标准化》2008,(9):41-41
最近,由ASTM F02委员会(软塑阻隔性包装)批准的ASTM F2622《包装材料透氧性》测试标准为各阻氧材料供应质量提供了检测依据。这些材料常用于食品、药品和消费产品生产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其它工业企业,它有益于透氧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公平竞争。新测试标准通过用不同感应器测试塑料薄膜和片透氧率方法。F02.10渗透小组制定了此标准。  相似文献   
102.
以广西右江文明河谷部分农村为个案,从“文明乡村”——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的视角进行研究。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综合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区文明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3.
乡村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和谐乡村,就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还权农民;进一步加快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农民;进一步有序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民。要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协调乡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的现实利益,这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只要沿着这个方向,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乡村社会就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首次分析了狭义人力资本使用的集合并聚合性与科层达尔文性,提出了一种博弈公平的收益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以C-D生产函数为例,得出了物质资本聘任人力资本的博弈合作条件,并阐明了人力资本的几种显示信号。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秦合舫 《理财》2008,(6):39-40
中央政府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为此陆续实施了包括减免农业税、"村村通"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承担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可以预计,随着广大乡镇地区群众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必将引起乡镇地区群众生活、消费模式上向城市现代生活模式的靠拢,已经在大中城  相似文献   
108.
现行管理会计是对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规划与控制 ,其重点在于日常管理信息的提供 ;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谋划 ,即战略的规划与控制 ,其重点在于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109.
张瑾 《开放潮》2008,(4):96-96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学界连篇累牍地抛出各种理论。专家们从苏格拉底的“催产式”教育的回顾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论述,再到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的阐释,一路讲来,林林总总,洋洋洒洒。而教师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志趣习惯各异的学生,诸多的公式定理及其运用,语文的如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