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2300篇
工业经济   974篇
计划管理   4076篇
经济学   3239篇
综合类   1162篇
运输经济   128篇
旅游经济   30篇
贸易经济   4280篇
农业经济   441篇
经济概况   3960篇
信息产业经济   64篇
邮电经济   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877篇
  2012年   1167篇
  2011年   1402篇
  2010年   1334篇
  2009年   1497篇
  2008年   2040篇
  2007年   1882篇
  2006年   1767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929篇
  2003年   1044篇
  2002年   1162篇
  2001年   1059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芮玉巧 《经济师》2004,(1):57-57,59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我们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的需要 ,也是我们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进而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在全球科技一体化背景下,武汉市提出了科教兴市的发展目标,初步建立武汉区域科教创新体系,必须在战略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有关我国引进外资的问题上,国内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吸引外资是为了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目前,我国高达7万多亿元的庞大居民储蓄~1和不断扩大的银行存贷差~2,表明将引进外资用以解决我国储蓄-投资缺口的解释并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的整体效益也远未带来预期的成效~3,那么千方百计引进外资的动机和必要性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5.
当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连锁巨头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封疆裂土之际.苏果却选择了一条“羊肠小道”:立足县镇,淘金农村。在全球化就等同于城市化的商业信仰之下,这显然是中国企业一种另类而又本分的应对之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赵正根 《四川物价》2004,(11):26-27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使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影响因素,运用信息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实力也已成为绝大多数公民、法人和社会群体的共识,并越来越加以重视。当前,我们对价格信息资源研究利用得不够,  相似文献   
17.
龙永图 《市场周刊》2004,(22):43-43
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会不会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附庸?或因与跨国公司建立深层次关系就成为经济上的二流国家甚至丧失经济主权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军工企业大多建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强国,老一代领导人举倾国之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建设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军事科研与工业基础。正是这一军事工业力量支撑着年轻的共和国走过建国初期最为艰难的历程,但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十分棘手的摊子。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世界冷战的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经济建设成为主题,国有军工近500户企业、150万从业人员、数千亿元固定资产则成了国家的巨大包袱。2002年以来中央采取“破产、改制、剥离企业办社会”等办法,将国有军工企业减少到152户,从业人员控制在50万人以内。这一系列举措对于军工企业脱困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从十大军工集团2004年报表所反映出的经济数据就可以看出,我国军工企业通过几年的改革已经走出低谷,开始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林光祺  盛锐 《生产力研究》2004,(11):128-130
本文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形势研瞻--全球化与本土化之辩,论证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以此为基础,作者从制度本位的回归、制度安排的选择、特殊手段的参与三个角度考量了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实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