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47篇
工业经济   58篇
计划管理   129篇
经济学   85篇
综合类   32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49篇
农业经济   34篇
经济概况   149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91.
安徽省安庆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双创”“乡村振兴战略”,抢抓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机遇,加强统筹谋划,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激励措施,整合创业资源,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热潮O潜山市、太湖县被列为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市)。2019年前11个月,安庆市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4.9万户,平均每天诞生市场主体147个。  相似文献   
692.
财务效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乃至产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特点,以新动能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五大领域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沪深两市532家上市公司2013~2017年投入和产出财务指标,在对五大新动能产业领域上市公司财务效率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DEA模型对各产业财务综合效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93.
培育新动能是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梳理现阶段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认识阻碍吉林省新动能增长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新动能的路径,即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智能制造;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营商环境;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国企混改.  相似文献   
694.
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比往常更加凸显。本文以山东省嘉祥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例分析当地引培育人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仁对人才的关注。  相似文献   
695.
696.
697.
本文针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化的“南北差距”特征,使用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总量、均量两个维度观察“南北差距”的细化表征,从区域经济增长动能视角考察“南北差距”的形成原因,发现其实质是由于南北地区在区域政策环境、贸易开放环境、人居生态环境、产业载体、投资载体和科技载体等方面表现出的异质性导致的动能转换差异。本文提出“南北差距”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并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分析该问题对现行区域政策的影响,提出下一步政策实施中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及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98.
智能化是当今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核工业各领域正将先进信息技术与自身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获取新动能,谋求新发展。作为核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核电领域的智能化有何特点?目前进展如何?未来发展怎样?新冠疫情下,有哪些应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健。  相似文献   
699.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14,(8):111-112
要想走出“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的怪圈,城商行必须加快转型,发展低资本消耗业务,将他们对上市的热情转化为发展动力,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00.
李璠 《中国金融家》2020,(1):116-118
随着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数字经济为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模式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移动互联时代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也是大势所趋。科技改变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通过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以信息化、数字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正在驱动传统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