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22篇 |
工业经济 | 107篇 |
计划管理 | 363篇 |
经济学 | 177篇 |
综合类 | 197篇 |
运输经济 | 16篇 |
旅游经济 | 31篇 |
贸易经济 | 480篇 |
农业经济 | 43篇 |
经济概况 | 300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4篇 |
邮电经济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色旅游和社会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引入符号系统和社会记忆建构过程理论,在重新定义了红色旅游概念后,建立了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忆符号系统这一理论框架.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忆符号系统由信息(空间、地方和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形式)、指代对象(重大事件及其价值)、编码、媒介、发送者和接收者构成.符号的发送者依托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动态的红色符号选择、表述和重演机制(编码和媒介),向符号的接收者(游客)传达信息,推动其理解并内化信息所表征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游客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基于社会现实的神圣性体验形塑红色记忆,从而构建其社会身份认同,达到个体(归属感和自尊)和社会(凝聚力)的共赢;同时,红色旅游目的地符号也将以求同存异的方式促进全球不同社会的互信和交流. 相似文献
62.
虚拟主播作为当下文娱消费中出现的一个新热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关注,从2016年至今,其规模急速扩展。在直播这种媒介关系中,虚拟主播实现了“身体”在场,因此可以从身体消费角度结合谷島貫太所提出的虚拟主播的“三重身体”理论,对虚拟主播受众的消费行为进行解构。消费行为伴随着认同的产生,对虚拟主播消费中的认同感获取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青少年受众群体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63.
刘宪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5):70-70
一、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测定地物时,应按照地物符号的分类选择特征点,以非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它在图上的位置只是一个点,其几何中心即为该地物的特征点;以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应根据地物轮廓的形状选定特征点,例如房屋的屋角,河流、池塘、湖泊等岸边线的弯曲点,道路的交叉点、转折点,线状地物的起点、重点、弯曲点等等,都是应当立尺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64.
65.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成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渠道,其中语言和符号的互动在促进文化理解和优化旅游体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海南三亚为案例,探讨旅游体验中的符号与语言互动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应用旅游符号学、跨文化交际理论及跨文化理论框架,分析三亚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探究游客与当地文化的互动模式,同时揭示符号解读的多样性、语言互动的复杂性及跨文化差异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强调有效的语言交流和对文化符号的深层次理解在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优化旅游体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6.
67.
符号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媒介和载体,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符号学原理的系统高度上研究符号学对于产品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却才刚刚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在简单介绍符号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产品设计中的符号系统进行了解析,最后对符号学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69.
冬日的一个午后,《纺织服装周刊》记者来到了著名时尚艺术家、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位于北京环铁艺术城的工作室,对其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度采访.张肇达将自己的艺术探索看成是一次次启程和不断地思考,而在新的旅程里,他将目光凝视在去除生硬的文化符号,却又饱含东方情怀的中国设计上.
东方情怀与西方体系“我虽然不是你的信徒,但我为你贡献了一切.”
专访一开始,张肇达就谈起了他的“新旅程”——做“去符号化”的东方设计.事实上,关于“什么才是恰到好处的东方设计”、“如何更好地运用东方元素”一直是近几年业内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面孔加入到重新解构东方元素的行列中,中国设计师的位置反倒显得尴尬了起来.
张肇达从不避讳自己成名于西方设计体系.从22岁到35岁,张肇达的设计都很“西方”,但现在的他,更希望创作属于这个民族的东西. 相似文献
70.
在符号消费日渐频繁的今天,商标的功用呈现出新的特征,商标的符号意义构建功能在社会活动中有着显著作用,商标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属性,使得对商标的立法保护成为必要,在商标法律制度的设计中,应该给予商标权人怎样的保护,多大限度的保护,就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消费社会条件下新的商标权保护理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