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593篇
工业经济   419篇
计划管理   1207篇
经济学   465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7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74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4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7篇
邮电经济   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1993年12月,为顺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国际趋势,我国正式启动了"金卡工程",智能卡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自成立以来,达华智能始终秉承"真诚、务实、创新"的精神,坚持"追求卓越,科技创新,品质为先,服务为本"的铮铮风骨,致力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产品研发.历经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达华智能已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智能卡产业链条,非接触IC卡市场份额连续四年占据全国第一,销售收入与净利润连续五年保持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国内稳定的终端客户已有600多家,海外客户也达到220个,遍及全球36国家和地区,达华智能用自己不断飙升的业绩和稳步扩张的版图证明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中国智能卡市场十大影响力品牌".  相似文献   
982.
983.
射频识别(RFID)产业发展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洵 《科技和产业》2007,7(10):18-20,51
近年来,在沃尔玛、麦德龙等跨国零售巨头的推动下,射频识别(RFID)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厂商的关注。从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产业链结构出发,结合射频识别产业的标准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射频识别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中国如何发展射频识别产业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84.
智能手机是当代社会中主要通信设备之一,在科学技术持续进步后,智能手机的结构与性能得到大幅度加强,虽然这对于社会大众的使用而言较为有利,但却会增加手机维修难度。目前,在智能手机维修领域中,信号不稳属于常见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MTK为基础,深入分析智能手机射频电路的工作原理,继而指明MTK智能手机射频电路故障的有效维修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5.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是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科学合理地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交通处于有序、高效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986.
随着信号采集设备的带宽越来越宽,大量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信号被捕捉,多信号的盲识别问题是一个难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识别大都基于功率、频谱或相位等诸多先验知识进行模板匹配,但在全盲条件下对多信号进行自适应识别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片上射频网络(RF Network on Chips,RFNOC)和Keras的自适应信号盲识别算法。首先构造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然后使用初始IQ数据、初始功率谱密度数据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累积算法处理后的谱相关密度数据等三种不同的初始数据去训练它,利用其自适应性实现多信号的盲识别,最后通过基于USRP、RFNOC和Keras的软硬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7.
传统离线信号分析软件处理的数据量庞大且采用单一串行结构,其处理速度通常比较慢。为此,提出了基于图形处理单元(GPU)+中央处理器(CPU)异构方式实现离线信号分析软件的并行化优化思路。首先将离线信号分析中的单一信号串行流程改进为多信号同时处理方式以实现并行效果,然后重点分析了流程中几个比较费时的典型侦察信号处理算法的特点并进行了算法的优化实现和验证,最后提出了离线信号处理优化准则和资源分配策略。试验结果表明,离线信号分析处理软件算法优化改进后,大多数算法处理加速比达到20以上,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同时该优化准则和策略对于软件化实时信号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8.
针对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体制的无人机卫星测控前向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峰数量统计的诱骗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同模式的诱骗信号等效为多径信号,利用匹配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迭代算法调整相关峰判决门限,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相关峰数量来识别诱骗信号。在扩频码周期为128,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1/2码率的信道编码,Es/N0为3 dB,1 024个码周期的统计周期,诱骗信号和合法信号延时大于1个码片长度的情况下,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识别诱骗信号。  相似文献   
989.
990.
近年来,中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得到了快速飞跃,然而“专利泡沫”“专利沉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促进专利数量到专利质量的转变是实现专利强国的关键。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市场信号与技术特征共同影响国际高质量专利形成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申请的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信号有助于传递积极的专利信号与打破信息不对称,推动形成国际高质量专利;技术特征能够扩大专利自身的技术范围与技术合作空间,与国际高质量专利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此外,技术特征能够产生技术噪音与技术竞争压力,弱化信号传递效率,从而负向调节市场信号对国际高质量专利的促进效应。本文认为与市场上的普通商品一样,专利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问题,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专利国际推广;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减弱信息不对称,共同塑造中国国际高质量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