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亲爱的同胞们: 2011年伊始,北非和中东人民决定改变本地区的政治秩序;三月,大地震、可怕的海啸和随之而来的核泄漏事故相继袭击了日本;秋季,地球迎来了她的第70亿个居民。在我们回顾这一年时,这些不过是些许片段而已?  相似文献   
62.
继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美国三厘岛核电事故后,日本福岛核泄漏再次引发世人对发展核电的反思。其实,从核电诞生以来,有关核电安全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老百姓如我辈者流属于"核盲",又有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破坏力的惊吓,“谈核色变”实属条件反射,否则岂不成了痴呆!就是受“谣盐”蛊惑,盲从跟进,亦可谅解。  相似文献   
63.
变与不变     
2011年3月29日.我乘坐班机南重庆飞大阪。虽然3月11号在13本东部发生9级地震、海啸以及随之而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使日本成为了外国人必须“逃离”的地方,可我因为家人没有返回的意向和工作的双重原因,只好咬着牙“赴汤蹈火”。  相似文献   
64.
王海生 《证券导刊》2011,(11):18-18
继日本核泄漏事故带来利好刺激之后,光伏行业再迎春天暖风。意大利光伏补贴政策近日出台,“高补贴,无上限”成为此次补贴政策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5.
核电作为传统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无奈选择,近年来在中国方兴未艾。然而,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给中国的核电事业兜头泼了一盆冷水。鉴于日本由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灾害,人类社会必须对核电安全进行重新认知和反思,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在核电与安全面前,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考验。  相似文献   
66.
任涛 《特区经济》2011,(8):66-69
日本是中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核泄漏对日本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日本地震灾区同时也是日本重要的农业、渔业以及电子工业区。通过对中日贸易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此次灾害对中日贸易可能造成的显性和隐性影响,从而为我国对日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7.
发生了核泄漏事故的日本没有出现盐荒,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却出现了抢盐风潮,这确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值得说道说道。  相似文献   
68.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危机持续,福岛县等沿海地区牧业、渔业遭受重创。一些农民不顾辐射危险回家,发现家畜因缺乏草料饿死;一些渔民的渔船不知所踪,他们担心辐射污水入海可能导致今后若干年无法捕鱼。他们说,核电站泄漏让他们断了生计。  相似文献   
69.
比起其他亚洲国家,日本可以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意机会和投资角度.在亚洲这个大经济圈里,与日本企业合作可以获得最低估值的投资机会. 震后日企更盼"走出来" 经历了长期通货减值和全球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至今尚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70.
《长三角》2011,(6)
日本一家智库机构5月31日发布报告称,日本福岛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损失将达20万亿日元(约合1.6万亿人民币)。此外,东京电力公司6月1日提出了针对福岛核泄漏事件受灾民众的最新赔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