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6篇
  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401篇
工业经济   296篇
计划管理   449篇
经济学   613篇
综合类   151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518篇
农业经济   266篇
经济概况   5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01.
路佳  张超  国万忠 《商业会计》2011,(11):22-23
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期间低碳技术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将利用更多的经济手段,通过价格、税收、财政的鼓励性政策来推动整个社会向节能、环保、低碳转变。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低碳减排压力,是否进行碳税立法以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社会各界讨论的议题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以及国外碳税经验,对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2.
由于工业时代对环境的开发和人为操控所造成的两大强有力因素的推动,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日渐以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在分析城市在气候变化中的驱动作用、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的优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纽约、芝加哥、伦敦和东京等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对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举措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03.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专章论述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在未来的五年,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包括发展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可交易许可证、财政补贴和税收减  相似文献   
104.
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及世界各国均加大了对可再牛能源的投入.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及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能源之一,生物质能源目前比较有商业化前景.通俗地讲,主要有乙醇、甲烷和生物柴油。欧委会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已选择部分在欧盟具有代表意义的改变土地用途种植生物质农作物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5.
研究目的:分析黑龙江省的水田规模与分布变化,探讨气候变化对水田的影响,预测未来水田变化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常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近30年黑龙江省水田面积大量增加,占耕地比重逐步提高;各县市水田规模、增量和增幅差别较大,以中部地带增加最为明显,水田分布范围向东向北扩张;气温升高和热量条件改善是水田分布范围扩大的重要原因,气象灾害导致水田面积和水稻产量波动;未来水田面积将持续增加,但趋势将减缓。研究结论:黑龙江省水田规模与分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科学研究结论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造成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六氟化硫(SF6)和氢氟碳化物(HFC)等,其中二氧化碳约占温室气体排放的60%,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苏明等,2009)。如今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重大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绿色发展与“十二五”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为什么中国需要绿色发展(一)气候变化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从本质上宣告了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是不  相似文献   
108.
气候变化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稻作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黄河中下游地区迎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虽然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体的,但在粟作农业发展的同时,稻作农业也在孕育发生。从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直到夏商时代,尽管其间气候状况发生过冷暖波动,稻作的发展也存在有起伏变化,但在整个全新世大暖期,稻作农业基本上都在逶迤发展着。实际上在全新世大暖期存在着一个粟稻混作区,其范围随着气候变化虽在不断波动,但大体位置在黄淮之间。这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处的南北生态过渡带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从裴李岗文化时期到夏商时代的早期稻作农业,也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它对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充分显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灾害管理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本文根据1951-2009年全国160个气象观测站点季度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和当年农业受灾面积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近60年来,农业受灾面积一般达到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其中水、旱灾受灾面积合计...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毛乌素生物质发电厂三碳经济产业治沙实践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碳循环等的效益分析,得出三碳经济产业治沙模式不仅是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是一种碳汇林业、低负碳经济与生态建设完美耦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认为此模式对我国含水沙漠的治理,实现一举多赢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增汇减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