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5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余玮 《经济改革》2010,(10):33-36
作为商人,他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但他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并不是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而是他常年坚持的”慈善“之路。因为宣布裸捐.他再次引人注目。被指”作秀”时,他的回答理直气壮:希望有成百上千个”陈光标”站出来,像我一样拿真金白银”作秀”。  相似文献   
32.
为寻找美食而上路的旅行,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无法抵挡的魅力。吃,总给人一种独特的美,食物由口而入,跳动于味蕾,最后滋味在心中感悟。从各色美食的味道中,能体会到一座城市的个性与特点。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一个对食物抱有虔诚之心的城市,一定是有趣而充满人情味的。  相似文献   
33.
<正>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下妹。她仅读过两年初中,之前,一直在广东、浙江等地做流水线工人,饱尝到贫穷的滋味。"没有天生的富翁,也没有天生的天才!"2005年9月,她怀揣着这条座右铭,从广东东莞回到家乡——重庆武隆。她想要在家乡扎根,实现自己的梦。她来到重  相似文献   
34.
李小波 《中国西部》2012,(17):14-21,10,13
记得在北大求学期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常常给学生讲起抗战时期的往事。  相似文献   
35.
进口葡萄酒酒香蔓延 6月4日,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荷兰国际工业促进公司等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展会现场阵阵酒香折射出市场的兴旺,而品种繁多的产品也反映出产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36.
王福重 《商界》2008,(7):I0005
自6月1日始,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限塑令”。有报道说,一些大城市的执行效果还算不错,人们用塑料袋明显减少了。还有国外媒体评价,中国人在限制使用塑料袋上,为世界带了个好头,这种评论,令人很有些不是滋味,里面似乎有揶揄的意思:凭什么你们要带头?  相似文献   
37.
应用电子舌传感技术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本研究对市售6个啤酒品牌下15个样品的滋味品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啤酒品质的8种滋味指标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主成分由酸味、鲜味和鲜味的回味组成;第二主成分由苦味和苦味的回味组成;第三主成分由咸味、涩味和涩味的回味构成。因子分析发现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啤酒样品分别为C_1、F_1和E_1。与此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不同品牌与类型的啤酒样品按照滋味品质的差异情况分为5类,与现有啤酒市场行情相符。研究说明电子舌传感技术在啤酒品牌区分、品质口感判定和市场分析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8.
品味丰收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丰收的滋味醇美浓香。丰收的滋味是东方的第一道曙光.喷薄而出,光华满天,令人心旷神怡,生发无穷的信心和希望:丰收的滋味是今晨雄鸡的第一声啼鸣.闻鸡起舞.收拾起一年来种下的玉米的金黄、棉花的雪白;丰收的滋味是清晨村口那一声声清脆的口哨.是口哨声惊飞的那一声声扑啦着翅膀的鸟儿的问候——人早鸟也早;丰收的滋味是收割机隆隆的高歌,  相似文献   
39.
《科学投资》2007,(10):58-58
余正隆以前在一家私企做销售.一次到北京出差.晚上在三里屯酒吧一条街闲逛.偶然发现一地摊被围得水泄不通.便怀着好奇的心理.挤过人群去看.原来是一中年人在卖烧烤.再仔细一看.所烤品种并非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羊肉、牛肉串.而是水果。连续几个晚上.他都在烧烤摊和摊主闲聊.看着其妻灵巧地数着钱.  相似文献   
40.
订婚宴有最低消费的“起步价”、自带酒水要交“开瓶费”、如果请了非酒店指定的婚庆公司还要交“场地保护费”……一对新婚夫妇日前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操办婚宴时遇到的种种消费‘潜规则”,谈到自己在商家面前的弱势和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