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财政金融   318篇
工业经济   338篇
计划管理   882篇
经济学   1018篇
综合类   311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78篇
农业经济   295篇
经济概况   8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4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电池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商品之一,照相机、录音机、手电筒、CD机、时钟、手机等等都离不开电池。我国是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据调查目前我国的电池生产企业约有350家,各类电池年生产能力约150亿至160亿只,居世界第一。国内消费量为70亿只,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消费5只电池。随着  相似文献   
82.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2004年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41.7%。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城市对我国CDP的贡献为655%,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已进八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83.
《环境经济》2004,(9):9-10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青海湖上,竞要放置一艘7000吨级的豪华游轮。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数名院士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84.
发展生态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企业: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1.发展生态企业有利减缓我国自然资本的耗竭速度。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石油等重要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某些  相似文献   
85.
冯兵 《时代经贸》2007,5(3X):57-5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广东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本文将从消费结构变化角度,研究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勤业  吴绍洪  陆大道 《经济地理》2003,23(4):441-444,456
从区域发展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初步探讨区域发展的地理势能。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这种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转化。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比优势的态势为地理位置势能。地理位置和区位在自然条件上的势能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势能,并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潜在影响力为地理区际势能,如各种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合理匹配的所谓地理地带性规律,决定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区际的差异还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历史悠久的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影响力为区域结构势能。环境质量势能是环境质量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态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大大减弱了区域环境质量势能。地理势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势能转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  相似文献   
87.
In this paper, the executive of the 10th Five- Year Pla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tion is reviewed, and the charactristic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11^th Five-Year Plan is forecasted and analyzed. A principal idea of ea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put forward for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tod: strensgthen the point treatment in key areas and set the main targets based on the idea. The relating countermeasures in national level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set up appropriate ideas for official achievements by launch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st acconting;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acture actively by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strenuous work;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change the mod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gon from end treatment to headstream and proeess control: strengthen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pollution treatment, set up the system of "who treats who benefits" ; perfect interrelated laws and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munagement; lay extra emphasis on two key targets: water pollution tretment in key river basins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es; and combine the ecological consnu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igher level.  相似文献   
88.
几十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应用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带来的诸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9.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中国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别涛  王彬 《环境经济》2006,(11):49-55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不仅频繁而且后果严重。单个污染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致使污染受害者和公共环境损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为分散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者,尽量减少社会和国家的损失,有必要探索建立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0.
“三农”瓶颈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农”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瓶颈的重要组成。改革开放以来,保山市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获得了喜人的进步,“创绿”活动已深入广大农村:施甸县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