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66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89篇
经济学   268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8篇
农业经济   65篇
经济概况   1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的探索,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宗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变革生产关系,进行制度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2.
曹新 《经济研究参考》2012,(54):5-10,28
遵循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必须推动社会进步。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要求遵循自然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一、遵循自然规律(一)自然规律及其属性。所谓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也叫做  相似文献   
33.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立足于经济发展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概念。本文阐释了这一概念的提出逻辑、理论内涵和多维意义,强调我国提出“新质生产力”,导源于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绩效以及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导源于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及其对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分析框架,并基于该框架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在结果、要素、要素组合、产业形态以及保障等维度的含义,进而对“新质生产力”和一般生产力进行了内涵比较。立足于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的阐述,本文进一步探究了这一概念提出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意义,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在实践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理论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34.
人类史前时期的社会科学研究服从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逻辑,以“生产关系的客体批判”为工作领衔,这就是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工作原理:主体和客体构成了历史运动辩证法的主角,但客体批判的力量始终高于主体力量.这种史实摧垮了“生产力纯经济学”认识神话,但恰当地提出了科学界定“客体批判”研究性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离不开继承与发展原则,需要在坚持历史传统、时代方向之前提下重塑学科工作逻辑和夯实学科基础.生产力研究维度的恰当识别与工作整理将成为实施创新的“新入口”,同时,它以“互系性思维”防止了理论建构的自足主义.  相似文献   
35.
36.
生产力作为政治、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含义和范畴在理论界尚未形成共识,还有很多争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表述生产力概念,并深入分析生产力范畴的因素,使其概念外延与内涵相统一.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的高度向我们展示的关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最终归宿问题,对我国当前解决城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始终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支撑,人类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则间接地对城乡关系产生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城乡关系将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8.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克服家庭承包制弊端的伟大创造,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成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合作组织的本质入手,阐述它对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国棉加油     
机遇就在家门口 中国的棉花产业是典型的民生产业,上游的棉花生产关系着1.4亿棉农的增收,下游的纺织业劳动力密集,80%以上的职工来自农村,涉及2000万工人的生计。中间大量的棉商、棉企和棉花加工业更是聚集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力,依此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40.
在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资料、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大背景下,文章阐述了数据应用的价值链变化阶段,即化数成智、用数成识、聚数成效、点数成金是个趋势,并且对于电网企业的数据应用业务从业务定位、业务蓝图、重点任务三方面进行了框架性的规划与部署,给电网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