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25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中职生物化学课堂上,趣味化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形式。本文结合教学经验,通过探讨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注重生物化学课堂讨论、开展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比赛、进行实际问题调查活动、提供生物化学应用性专题讲座、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强化赏识教育评价模式等教学策略,为中职生物化学趣味化教学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等师范学院“生物化学”专业教学特点和双语教学的实践,分析了教材选择,课件制做和教学手段等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完善的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的水平上揭晓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是生物学、医药化学等多门专业学科的重点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了符合当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需求,依据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所有的性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文章从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来,四川省分行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稳妥地退出一批贷款客户,既有效防控了信贷风险,又优化了资源配置,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辅助教学资源,微课的出现弥补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很多不足。了解到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现状,结合微课应用的条件等。本文提出了设计生物化学微课的四点原则,并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反思整个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期能为后续的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域外采风     
《财会学习》2006,(7):F0003-F0003
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于1867年,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双子城——厄巴纳及尚佩思市,其下属的学院多达20多所,可供选修的主科逾150种。会计、大众传播、工程、科学、生物化学、物理等是大学最好的学科、教育、商业、人文与艺术以及法律等学院也十分出色。  相似文献   
17.
[HTK]基于光学倏逝波原理的光纤或波导传感器是目前光学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倏逝波在其中的传输特性是决定该类传感器敏感特性的关键因数.利用倏逝场理论分析了直径102~103nm的一维氧化硅亚微米光波导在其直径与外部介质(折射率)变化时倏逝波的穿透深度.实验结果表明,亚微米光波导的传输损耗将随着波导尺寸和外部环境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倏逝波的传输方式非常适用于高灵敏度探测,可应用于光化学传感器和生物化学传感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何谓免疫乳     
《华糖商情》2001,(31):25-25
如今商品丰富多彩,市场上各类品种、各种品牌数不胜数,今年这个品牌火爆,明年那个品牌看好,真可谓年年都会有流行。  相似文献   
19.
磁化学     
磁现象是人们最熟悉的物理现象之一。19世纪,杰出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创立了电磁学理论,代表现代文明的许多东西,像电动机、无线电通讯、电视等,都是以电磁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深入到原子内部,发现原子内部也存在着微小的磁场,于是一门新的学科——磁化学便应运而生。1980年,一位日本学者成功地将磁化学方法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合成,实现了磁化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高分子磁化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已经发现,磁场作用可以提高高聚物的聚合度和产率,并可控制分子结构的规整度,磁化学的突破性进展档志…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1):107-107
杜昱光,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同年就职于中科院西高所.1994年调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2000年获香港裘搓基金会资助,在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和中药所高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