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93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08篇
经济学   376篇
综合类   11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73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食物链之忧     
肖亮 《上海国资》2008,(5):77-77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曾造成世界的恐慌。恐慌的主要原因并非来自石油价格的上升。而是来自产量的降低。近期石油价格虽然飙升得飞快,但是因为产量有保障,并且其价格波动与美元价格有着莫大的干系,所以并未引起大的经济波动。真正令人关注的是粮食价格问题,尤其是关系到亚洲国民的米价。  相似文献   
52.
美国各州预算稳定基金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稳定基金是一种反周期的财政工具。从国际上看,预算稳定基金以其特有的功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的重要财政工具之一。截至2000年,美国各州几乎都建立了预算稳定基金。因此,系统考察国外尤其是美国各州预算稳定基金的理财理念、应急功能、制度安排中的公式机制和政府相机抉择机制对我国建立预算稳定基金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3.
消费波动小于产出波动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耿  胡海鸥 《经济研究》2006,41(11):37-47
我们发现东亚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的现象,初步分析表明这与各经济体的经济转型有关,我国转型期以来比较剧烈的总消费波动应主要归于居民消费行为的转型:(1)以1990年为界,我国居民总消费自经济转型以来的前一个时间段中波动比较剧烈,之后则趋于平稳。进一步地,由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而后推进到城镇,相应地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在两个时间段中的波动幅度也出现了明显差异;(2)消费的剧烈波动往往出现在转型早期,在转型后期大部分东亚经济体的消费序列开始变得平稳;(3)耐用品不能解释我国消费的大部分波动性。  相似文献   
54.
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风险冲击和保险保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进一步地,比较了完全成本保险相较于传统产量保险对风险冲击的平抑效果,并基于DSEG的分析框架,测算了两种产品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变化.结果 发现: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平抑风险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相比传统产量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的...  相似文献   
55.
景气指数方法是一种实证的经济波动性观测方法,其思想基础是经济波动,是由一系列经济活动构成与传递的,任何一个单一的经济变量都不足以代表经济整体的波动过程,在经济波动从一个领域向其他领域、一个产业向其他产业、一个地区向其他地区传递和渗透的过程中,不同经济序列指标与波动的对应性是不一致的,而是存在先行、一致或滞后关系.先行指标波动是在达到峰值(或谷底)以前,超前出现的峰或谷指标,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先行指标作为短期预测与预誊的重要依据.滞后指标是指转折点滞后于经济波动的指标,通过对滞后指标的观测可以确认经济波动的峰值(或谷底)是否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56.
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国际上发生了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学界结合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宏观经济中储蓄投资失衡、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机制与约束条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态势、财政分权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57.
通过计量分析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的关系,然后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三次产业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有助于缓解经济波动,但产业结构高级化比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从三次产业的变动来看,农业对于稳定经济的作用也在减弱,制造业目前仍然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8.
已有的NKMP-DSGE模型将企业数量看做固定的常数,这与现实经济中企业进入和退出不断发生的事实不符。本文基于包含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金融冲击NKMP-DSGE模型考察了金融冲击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金融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显著支持了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未包含企业动态的模型在低估正向的金融冲击对于中国经济复苏作用的同时,还夸大了其对于通胀上升的效应。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中国产出波动的最主要推动力,金融冲击则次之,但在金融危机期间,逆向的总需求冲击是导致中国产出下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贝叶斯模型选择检验的结果表明,包含企业动态的模型相对较好地刻画了中国经济的现实。  相似文献   
59.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0.
测定近代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指标是价格指数。自1885年以来,批发物价指数明显存在波长为25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波动。波动的特征是:呈现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动的同步性;波动幅度低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