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93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08篇
经济学   376篇
综合类   11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73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尹岩 《中国信用卡》2007,(3X):30-34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是指宏观经济波动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商业银行也会通过信贷活动推动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宏观经济萧条时,信用违约将会显增加;相反,在经济繁荣时,信贷质量则会明显改善。因此,银行信用也呈现萧条时收缩、繁荣时扩张的特点。信用卡业务与商业银行其他信贷业务类似,也会深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本在例举近10年来我国香港经济环境变化对信用卡市场影响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信用卡行业亲周期性对信用风险计量的影响,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风险缓释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王悦 《亚太经济》2012,(5):25-31
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有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一些突发事件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影响下,经济波动可能会加剧。东亚经济周期波动是非对称的,且大多数国家(地区)的非对称性都表现为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长于下降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和同步性,2001年以后,东亚新兴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之间也呈现出较强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73.
日本利率自由化的原因,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利率管制逐步暴露出来的问题,迫合日本政府于70年代未放弃战后实行了30余年的利率管制,推行利率自由化。这一方面促进了日本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另一方面则加剧了日本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4.
王云川 《财经科学》2001,23(1):37-41
个人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由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其运动特点所决定,消费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也是经济波动中的稳定力量。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避免经济过于猛烈的波动,以及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同时,也必须注意一般宏观调控手段在运用于消费需求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5.
樊纲 《浙商》2009,(7):29-29
这次经济波动导致失业增长,再一次说明了中国要实现充分就业多么难。大学生就业也很困难,但最难的是农民工的就业。他们回乡只能务农,他们当不了电脑工程师,也当不了新闻记者。 不要唱衰中国的制造业,否则这么多的农民怎么就业?现在2000万农民工回乡了,但将来至少还有1.5-1.7亿农民得进城。  相似文献   
76.
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年的经济增长中,投资增长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它毁是促成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分别对改革开发以来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动与投资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进行分析,以便对投资增长的后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进对我国经济波动性质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新的波动周期。本文论析了这一轮经济波动的特征和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新一轮经济波动的政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78.
79.
1经济波动与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都呈波浪式的上升而呈现周期性。而无论什么时期,经济增长实际可能达到的速度,都是生产条件和市场相互趋于一致的结果。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资金积累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保障,然而,这并不等于具备了这些要素就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换句话说,具备这些条件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事实上,市场条件在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果没有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0.
“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猛 《经济学家》2012,(3):55-58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