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军 《生产力研究》2006,(10):225-226,247
合理制定CEO的薪酬问题,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文章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以来,尤其是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CEO薪酬水平以及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第一大股东的国有股属性严重影响了CEO的薪酬水平以及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联性。因此,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同时进行产权改革,以及通过设立次级委员会的方式,加强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2.
会计盈余时效性反映了企业会计收益信息与实际经营成果的结合程度,是监督、评价经理人当期努力影响未来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中与股东利益相融合的薪酬委员会结构旨在增强经理人薪酬契约设计有效性的观点,对2010~2011年我国A股主板909家上市公司以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股东诱因融合度高的薪酬委员会结构能够增强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度,同时能够根据当期会计盈余时效性调整盈余的薪酬权重,避免经理人短视,降低代理成本。有经理人参与的薪酬委员会降低了薪酬委员会薪酬契约设计的有效性,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不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情形下的薪酬委员会更加有效,未发现薪酬与审计委员会董事分离度会增强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度。  相似文献   
63.
杨慧辉 《商》2011,(4):78-80
从理论上探讨股权激励下经理人机会主义的动机与实现途径。在薪酬委员会不独立时,具有信息优势地位的经理人可以通过在实施激励前尽可能地将股权激励授予时的获取成本压低以及实施激励后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将公司的股价抬高等机会主义行为实现其股权基础薪酬最大化。为了保证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应从委员构成以及议事程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4.
李若兰 《财会学习》2016,(12):182-183
本文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因素,对薪酬委员会的作用进行检验:从高管盈余管理动机(尤其是任期末)、可操控性应计项两个方面来考察它们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历史数据检验来证实我国上市公司中设立薪酬委员会是否会在高管任期最后一年通过调整盈余构成提升自身薪酬的影响程度来缓解高管的盈余管理动机。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代理问题的视角探究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中的绩效考核指标时,是否有预算松驰及相关公司治理措施对抑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是否有作用。根据沪深两市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大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存在预算松驰;代理成本与预算松弛显著正相关,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程度显著大于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与预算松弛显著负相关关系;设置薪酬委员会及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对预算松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过高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焦点问题之一,并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而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必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高管尤其是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体制、绩  相似文献   
67.
陈政 《国际金融》2013,(3):76-80
2012年5月10日,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爆出外号"伦敦鲸"的交易员(Bruno Iksil)因衍生品交易造成20亿美元损失的消息,被称为"伦敦鲸事件"。①2012年7月公布的2012财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伦敦鲸事件"损失已由最初预估的20亿美元激增至58亿美元。摩根大通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戴蒙(James Dimon)在国会表示,需要对摩根大通巨额亏损负责的CIO(伦敦首席投  相似文献   
68.
随着薪酬委员会制度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普及,该制度已成为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薪酬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问题,学术界存在观点分歧。理论上,虽然三层次代理理论和公平理论为薪酬委员会的设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学者运用经理权力模型、竞标理论和锦标赛理论等对薪酬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而以三层次代理理论、经理权力模型等理论为假设前提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从薪酬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资格决定因素、薪酬委员会设立和薪酬委员会构成对经理薪酬的影响,以及薪酬委员会成员报酬激励对经理薪酬的影响等方面对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但结论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对西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69.
聚焦2008     
《深交所》2008,(6)
深交所要闻·6月6月初,深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事后审查工作全部完成。就年报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深交所推出系列专题报告,对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影响,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履职情况,股权激励及管理层薪酬状况,内部控制披露情况,解除限售及减持特点等进行了重点分析点评。审查中发现主板上市公司主要  相似文献   
70.
明娟  王子成 《北方经济》2006,(10):65-66
随着薪酬委员会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公司普遍设立,薪酬委员会制度已成为西方公司治理机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薪酬委员会制度是否有效.在理论研究上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西方薪酬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成功实践也表明.薪酬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