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1篇
工业经济   177篇
计划管理   293篇
经济学   202篇
综合类   62篇
运输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14篇
农业经济   71篇
经济概况   3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环顾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能源与环境的许多问题和挑战。国家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外汽车厂家竞相压价,给轴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层层阻力,国家“十一五”规划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零部件企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危机”。  相似文献   
112.
节能减排:三省一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节能减排“攻坚年”,各地政府与企业都齐心合力,排除万难,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随着国务院有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发挥作用,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二氧化硫排放减少0.88%,化学需氧量排放增幅下降0.7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3.
一、建立完善城乡互动的发展机制,增强统筹实力 2005年以来,山东省寿光市作为胡锦涛总书记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中型企业扩张、发展第三产业"三个重点".在产业发展上,继续围绕农业大办工业,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动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把初加工环节向农村扩散,大力推行"龙头企业 基地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切实搞好为农服务.同时,下大力气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通过合理有序开发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和高效低耗的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走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的生态工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4.
两型社会既是资源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本文分析两型社会构建与多重结构之间内在理论联系,认为两型社会的构建需要从多重结构入手进行调整,特别是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15.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启示 (一)成功做法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三年来,武汉城市圈按照"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形成了规划引导机制、政策促进机制和改革试验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两型"社会建设有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有新业绩.  相似文献   
116.
《规划》在回顾我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和分析“十一五”期间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节约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规划》明确,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四个率先”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适应上海“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7.
子落天元. 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9日,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到东湖高新区调研,与企业家座谈时,"创新、产业"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之一.  相似文献   
118.
《中国招标》2008,(12):50-51
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信息化与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要求。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  相似文献   
119.
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湖北加快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意义重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顺利起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20.
《经贸实践》2008,(3):23-2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足党中央、国务院总结现代化建设绛验,从田情出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我局在市行政管理中心内大力发展节水、节电、节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