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党和政府进行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具体到农村基层首先是一场集体生产资料的分配运动。通过评级定产、产量定户、抓阄分配等环节,将耕地、资金、生产工具等集体生产资料下分到户,这是农村实现“包产到户”的关键。资源分配是农村由集体化体制向分户经营体制转型时期的焦点性事件,其中既伴随着老农、干部的顾虑与担忧,又饱含着农村百姓的期盼与憧憬,而这种矛盾则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国家政策和地方实践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激荡涟漪。  相似文献   
22.
包夹机制在集体化时代由国家倡导建立,包含了实施者和受施者的行为主体,是既具备意识形态、策略、目的的主观建构,又通过建立组织、制定制度、开展多种活动等手段予以实施管理控制的运作机制.国家在村庄里将村民划分为敌我对立的两大阵营的同时,也将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广泛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阶级斗争具有了延伸泛化的功能机制.治保和民兵组织是维护村庄治安与防范阶级敌人破坏、实践阶级斗争的重要机构,四类分子成为被“包夹”的重点对象.包夹机制使国家控制借助正式与非正式渠道深入到村庄中,同时也使深受约束的普通村民在监督与被监督中有了舒缓与释放压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23.
24.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由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村庄内部形成了多重性的影响,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历经了人民公社、乡镇企业、乡政村治阶段,这一系列的制度变革是村庄自身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了顺应不同时期村庄自身的情境变化,村庄内部的治理结构与形式也因此发生着改变。村庄由原本的高度集权化、行政化的传统集体化时代,逐步转向于顺应市场经济要求,更为多元管理主体、多重管理手段、产权更为明晰的新集体化时代。新集体化时期强调村级集体经济对于村庄的多重构建,这与传统集体化时期的特征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特别体现在村庄治理场域空间内。由此形成了新的村庄治理模式,即村庄的经营性治理模式。模式借鉴了以往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将其嫁接于村庄治理之中,将企业经营的理念与方式运用于经营村庄,使得村庄的治理变得更为高效而有序。  相似文献   
25.
小农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平等协商建立起来的契约组织,是承包制下的独立小农得以最终摆脱贫困落后,摆脱自然灾害的侵扰,摆脱地方部分贪官污吏,减少市场风险的最有效、最强大的手段。这就是──  相似文献   
26.
福利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国民待遇之一。对农村人口仍占一半以上的中国而言,农民的福利获得就成为检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把标尺。本文从广义社会福利视角出发,以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梳理了自传统社会以来中国农民福利的不同供给模式,描摹了不同阶段农民的差异化福利际遇,勾画出显著区别于西方工业化逻辑下农民福利发展的中国路径。这一路径表明,国家主导下的发展型农民福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而要完全实现农民的这一现代国民福利待遇,不仅要正视这一福利取向的根本特性,更需要在国家主导下构筑起由不同福利主体有机组合的多元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27.
上海市嘉定县黄渡乡泥岗村新陆禽蛋养鸡经济联合体成立于1984年4月9日,是由沪郊“养鸡状元”陆荣根发起,联合40户养鸡专业户在自愿互利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经济联合体建立半年来,由于宗旨明确,经营管理科学,充满了生机,经济效益显著。 这个经济联合体,由于吸取过去集体化过程中搞“大集中”、“大呼隆”和“大锅饭”  相似文献   
28.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集体化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觉的改造农村社会的尝试。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似乎有着再次走向集体化的倾向。针对这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该文从乡村再集体化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产权角度和组织角度分析了乡村再集体化过程中国家对集体土地权利的限制和集体对土地权利的争取与保护的博弈过程,以及土地以其价值和农民以其劳动参与的组织创新,最后提出了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农业园区作为乡村再集体化的实现路径,希望能够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集体化时期开展的大型水利工程中,对民工用粮政策的调整成为影响工程进行的关键因素。以河北省根治海河工程为例,国家的粮食补助政策数度发生变化,成为反映当时政治背景和粮食状况的晴雨表。海河工地的粮食补助一度无法满足需要并影响到民工的身体健康,基层生产队逐渐承担了帮助工地解决粮食问题的重任,加重了农村负担。对民工用粮政策的调整再次反映出在统购统销体制下粮食供给以城市为中心的制度取向,并彰显出行政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0.
姜长斌 《新远见》2009,(12):49-61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既有内政问题,也有外交问题。归根结底,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出了致命的错误,总结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我国很有意义。苏联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部难得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