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749篇
工业经济   209篇
计划管理   605篇
经济学   1293篇
综合类   556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969篇
农业经济   187篇
经济概况   67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率风险与债务期限结构的正反馈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以前学者有关债务期限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债务期限结构与利率波动之间可能存在正反馈机制。通过对经筛选的我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变化。而分行业的实证分析则表明,利率波动加剧会使绝大多数行业的短期债务比例降低,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但现阶段我国的利率形成受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变化的影响不明显,长短期的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无法通过。最后,本文从利率风险及利率期限结构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债务结构给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杨海维  侯成琪 《金融研究》2023,511(1):57-74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估值、收入和现金流机制,追逐收益机制以及中央银行沟通和反应机制等渠道增加银行风险承担,通过风险转移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使用面板阈值模型,基于我国银行业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即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基准利率偏离泰勒规则利率的程度。当这种偏离小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当这种偏离大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本文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结构异质性对能源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使用稀疏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构建中国和八大经济区域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结构异质性对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0年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西部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的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产业结构与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能源消费结构、资本配置结构与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金融发展理论仍在不断深入、细化地向前发展.使用1998--2005年的截面数据考察股票市场和银行系统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利用广义矩(GMM)技术对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欠发达地区,由于股票市场规模的狭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没能有效地发挥其推动作用.金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混乱,制约了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分析资源是否流向有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借鉴Jeffrey Wurgler(2000)及经济增加值(EVA)方法,对2002-2005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36个工业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我国工业行业价值创造能力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相关性,配置效率较差.提出了加强行业运行机制的研究,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部居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的地区差异也较明显,东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大,西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小,中部地区提高幅度居中.各地区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顺序恰好相反.因此,继续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中国各产业就业影响,且避免单独研究中国数据所产生的局限性,本文选取八个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升值将对制造业的就业产生负效应,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为正,按照该结果,人民币升值将会给中国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的压力。根据中国各产业就业形势的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产权、市场结构与中国银行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产权结构变量修正了传统的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利用截面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04年间以产权改革为主导的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权结构单一和行业过于集中是影响银行业效率和绩效提升的两个主要因素;产权和市场结构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影响是不同的,产权结构和市场机构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显著,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更大。因此,当前银行业改革在侧重于产权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需以高效研发投入作为根本驱动力,相比企业日常开支,研发投入更具周期性和风险性,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有不同影响。高层管理人员是研发活动的推动者和监督者,高管激励效果会直接影响研发项目的绩效回报。文章以高管薪酬水平、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为门槛变量,构建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市场绩效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研发投入的绩效转换在合理区间起积极作用,但要警惕高水平陷阱;低薪酬差距比高薪酬差距更有利于研发投入的绩效转换;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受研发投入影响程度不同,门槛区间不一致;门槛制约下,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几乎不存在滞后效应。该研究对提升高管激励效果、促进研发投入向绩效转化、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