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3篇
计划管理   84篇
经济学   35篇
综合类   17篇
贸易经济   128篇
农业经济   323篇
经济概况   9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 modulator)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首先研制成功促菌生(蜡杆芽胞杆菌)以来,事后各种活菌微生态制剂相继研制成功.并陆续投放市场,这些微生态制剂一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并以惊人的速度、良好的效果被更多人群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制剂能纠正微生态失调,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病辆治、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3.
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如何有效地检测该菌是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常规分离鉴定、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质谱等技术手段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最后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4.
一、病害防治1.茵核病又称丝核菌病,多发生于结球生菜的基部。感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斑。高湿条件下病茎软腐,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髓部遭破坏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白色菌丝体生长旺盛时会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染病叶片凋萎,导致全株枯死。防治办法:发病初期施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1次,连续2~3次。发病期则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亩0.25千克拌细干土均匀撒于行间地面上。  相似文献   
155.
目前中国批准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是19种益生菌。但实际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乳酸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和酵母菌饲用微生物在使用过程中耐热、耐碱等抗逆性差、储藏时间短,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经高温高压制成颗粒后几乎全部失活,而且在进入动物肠道过程中,损失也很大。而芽孢菌产品以内生的芽孢形式存在,是一种健壮而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细胞,能耐受高温高压及酸碱,抗性强,储藏时间长,它无论在颗粒还是在粉料中,都比较稳  相似文献   
156.
<正>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业的使用,带来了水产业的绿色革命。EM菌属于微生物制剂中的一类,其主要成分是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射菌群和发酵的丝状菌群。EM菌能利用水中的硫化物、有机酸、亚硝酸盐、甲烷等直接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可起到净化水质,降低鱼类发病率,减少药物使用,提高水产品品质的作用。常温下EM制剂有液体态的活菌和冻干菌两类。液体  相似文献   
157.
武艺 《现代食品》2020,(7):95-96,100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对醋酸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液进行后处理以去除絮状物。结果表明,当转速180 r·min^-1、初始酸度0.2%、初始酒精浓度6%时,酸度可达到56.21 g·L^-1,续茬发酵后可使最终酸度达到60~70 g·L^-1;在发酵液的后处理中,使用海藻酸钠处理发酵液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8.
159.
对番木瓜枯萎病菌茄病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茄病镰刀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40℃,最适温度为25-30℃,20℃以下和350℃以上生长缓慢,15℃以下不生长。茄病镰刀菌对pH不敏感,pH为3~1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7~10。茄病镰刀菌菌丝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扩展最快,淀粉中最慢,葡萄糖与其他碳源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氮源培养基中,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在添加磷酸二氢铵的培养基中生长斑陧。  相似文献   
160.
1、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褐色,大小不等(2~15mm横径),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其上出现针尖大的小黑粒病征(病菌分生孢子器)。后期病斑褪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色深,呈暗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变薄易破裂,或部分脱落成穿孔斑。2、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