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财政金融   145篇
工业经济   591篇
计划管理   3130篇
经济学   553篇
综合类   681篇
运输经济   121篇
旅游经济   101篇
贸易经济   763篇
农业经济   163篇
经济概况   3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论体验营销下的顾客化旅游体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体验营销诸环节中,体验设计直接影响着旅游体验的效果。以整个营销过程为视角,纵向分析了旅游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步骤并从旅游产品构成角度横向分析了旅游体验设计应注意要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顾客化旅游体验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52.
谈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所谓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许多现代设计往往在叛逆中迷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离谱和所谓前卫、个性、无厘头或是盲目崇外的风潮中,仿佛离传统文化越远才是越现代.那么,我们现代的艺术设计到底还以什么为支撑呢?我们认为,它需要与传统的文化相融合,并对传统文化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53.
本文深入分析了Nasdaq100指数跟踪股(简称QQQ)这只美国著名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的产品设计、基本特征、组织架构及其双重交易模式和由此而生的独特的套利机制,总结了Nasdaq100指数跟踪股的独到的金融创新之处,为理解和借鉴国外ETFs的产品创新和成功运作的经验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4.
通过介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重要性,并对其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由于战略思维和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线性化,传统的战略设计模式不能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必须强调战略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动态应变性,改变传统的线性战略思维和静态的战略设计及实施模式.仅对战略设计模式进行改进是不够的,必须在企业内构建动态战略能力.企业的动态战略能力包括动态战略思维能力、战略转变能力和战略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从西部地区形象塑造与设计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入手,探讨了西部地区形象塑造与设计的模式,并对西部地区形象塑造与设计的经济战略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以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带动西部地区形象的塑造,其它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7.
马壮 《价值工程》2021,(3):212-213
水资源的合理、科学以及绿色的使用是确保国家高效成长以及保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创建生态水利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如今本国的水资源被污染以及浪费的程度愈来愈大,能够将水资源合理、可续的使用起来是水利创建当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本国的相关单位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创建有着极大的重视。针对于此,全文着重探讨了生态水利工程策划的意义、在创建水利工程当中生态水利工程策划需要遵守原则以及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创建当中的使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同时,随着各种各样桥梁病害问题的出现,对桥梁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及时防治桥梁病害有助于保障桥梁的安全性。论文结合某危桥改造项目,对桥梁的病害展开研讨,对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实用性的桥梁设计应对方法,以保证桥梁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9.
对于建筑装饰类企业而言,资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都非常大,建筑装饰企业也开始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来对资金管理进行合理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降低企业资金风险,进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目前,建筑装饰企业在资金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在进行一些项目时,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垫资,整个工程的资金占用量非常大,并且后期阶段的资金回笼情况不佳,体现出建筑装饰企业资金管理的严重问题,整体编制缺乏准确性,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60.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elucidating the history of Vernon Smith’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by focusing its attention upon the three themes of rationality, minds and machines that assumed significance at different (albeit overlapping)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ith’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with the help of his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papers.Chapter 1 is devoted to the scrutiny of the form of rationality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rtions of Smith’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hose results have usually been taken as corroborations of his “Hayek Hypothesis.” By bringing into the foreground Smith’s definite position on demand theory and its concrete instantiations on many different occasions, we make the case that Smith has consistently imposed by means of the induced value theory certain narrowly defined preference structures that have definite implications for the form of rationality instantiated in the laboratory.The main narrative in Chapter 2 concerns Smith’s intellectual interchanges with behavioral scientists in the early 1960s, more specifically, his reactions to behavioral scientists’ attempts at cognitive modeling. We present several reasons for interpreting Smith’s initiation of the attempt at the maximization-based induced value theory as an endeavor to discipline subjects’ minds. We also provide in Chapter 2 a portrayal of Smith’s missed opportunities to get involved in the large-scale 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 projects pursued in the 1950s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several branches of psychology.Chapter 3 consists of two parts. In Part 1, we describe the origin of mechanism design economics, and offer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analytical kinship between Smith’s “microeconomic system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conceptual framework utilized in mechanism design economics. Part 2 is devoted to describing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computer in both Smith’s empirical research agenda and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design research pursued by Stanley Reiter (one of Smith’s intellectual companions since the 1950s). Our historical narrative in Chapter 3 is intended to clarify that computer experience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drove the development of Reiter’ version of mechanism design economics, and that they also (partially) shaped some crucial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Smith’s version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JEL Classification: B21, B31, C90, C92, D02Prof. Philip E. Mirowski: Advis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