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5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323篇
财政金融   416篇
工业经济   973篇
计划管理   4156篇
经济学   2217篇
综合类   1653篇
运输经济   137篇
旅游经济   118篇
贸易经济   2264篇
农业经济   700篇
经济概况   205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953篇
  2013年   997篇
  2012年   1230篇
  2011年   1515篇
  2010年   1127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11.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总结经验教训,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使未来的发展更具科学性。本文主要从自然风向因素角度来探讨京津两市工业污染状况,找出病源对症下药,在研究和借鉴世界工业城市发展走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集中统一规划方式,客观调整和优化两市的工业布局,实现京津塘工业城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3.
并购行业模式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8~200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通过实证考察并购行业模式与收购企业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行业相关性并购较无关性并购对收购企业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效应。同时,将对应于企业价值指标、有关并购价值创造的经济学假设分解成五类财务因素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指标变动特征的异同,揭示出规模经营、交易内部化和市场势力是影响收购企业价值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4.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工业投资的集中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借助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力量.区域合作背景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思路应以提高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为中心,具体措施要以推进体制创新、优化老工业基地的整体产业布局为主.  相似文献   
115.
河南省各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及其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也是我国资源集中地区,依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及其城市的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转换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6.
伴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间产业分工开始向产业链分工方向发展。各城市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城际产业链,城市间基于城际产业链尤其是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了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本文构建由产业战略力维度和城际链接力维度构成的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依据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区位要求,对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在城市群地区进行空间布局。最后指出,加快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是,城市群城际战略产业链类型的正确选择和城际战略产业链环节的合理布局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17.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绿色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的新战略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基本思想在于: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循环运作模式、并行工程理念以及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四个方面。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构成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应从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法规、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重组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的业务流程、重塑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和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等途径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可概括为“一四七”战略,即把大力发展中度技术制造业,以效率为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制造环节的优势作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的基本定位;具体实施知识创新、大制造与大流通互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跟进四大战略;由此选择和培养“教育和知识创新”等七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0.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关联方式,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尤其是决定了就业结构的状况。陕西产业结构从整体上讲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并且二者发展不平衡。为了缓解就业形势,陕西应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