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64篇
  免费   899篇
  国内免费   31篇
财政金融   604篇
工业经济   1744篇
计划管理   5665篇
经济学   2673篇
综合类   1823篇
运输经济   80篇
旅游经济   166篇
贸易经济   2397篇
农业经济   797篇
经济概况   224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5年   122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1448篇
  2013年   1572篇
  2012年   1547篇
  2011年   1786篇
  2010年   1468篇
  2009年   960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908篇
  2006年   835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区域内各个城市均在积极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金融聚集区、金融商务区试点,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创新能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金融产业集群。2019年8月,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合肥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其中明文提到要"加快金融一体化",依托滨湖金融小镇等一批金融产业项目,积极引进长三角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合肥设立区域分中心,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立足合肥的科创及人才优势,安徽省级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从设立之初,就确立了"金融+科技"的特色产业定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共词分析研究,梳理出滨湖金融小镇应重点推进"确立人才优先的产业集聚核心逻辑""实现科创中心与金融中心良性互动""释放金融基础设施项目,助推金融科技落地""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齐头并进""构建产业生态圈与金融品牌"等五大特色产业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92.
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钢  刘顺忠 《技术经济》2009,28(2):64-66
本文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各类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借助列联表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了各地区各类软件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深化国有软件企业改革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是促进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3.
    
Disruptive innovation dramatically changes the demand of a product marke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y. In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IT firms that may be eliminated from the competitive race actively develop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adjust their operating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ir survivability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arket. Thu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firm value in the IT industry under the impac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knowledge capital and CEO power play crucial roles in explaining firm value. IT firms with powerful CEOs and increased knowledge capital have high firm values.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capital and CEO power on firm value are especially significant for founder and duality CEO firms.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CEO power is more prominent in periods of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以社会资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领导员工交换、领导员工关系、员工个人权力、领导个人权力和员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广东省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中的235名员工及其主管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员工交换和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职业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领导员工交换和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个人权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个人权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个人权力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员工个人权力在领导员工交换与员工职业发展之间以及领导员工关系与员工职业发展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领导的个人权力越大,领导员工交换和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个人权力的正向关系就越强。  相似文献   
95.
针对B2B模式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文章先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了B2B电子商务模式对价值链上游的冲击,然后概括性地总结了目前主要的3种B2B电子商务模式,最后用“SWOT”战略评估方法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区域型B2B电子商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96.
根据Lall(拉尔)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角度,对浙江省1999年~2010年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证明,该阶段.浙江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整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存在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技术贸易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7.
张俊 《价值工程》2012,31(31):260-261
本文在分析印染行业发展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并总结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个案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8.
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智能化新产品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住宅产业也在经历智能化的转变。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住宅智能化对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住宅智能化能够通过满足消费者对住宅功能的需求进而提升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异质性对智能化住宅和支付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年轻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更关注智能化住宅的基本居住功能和生活品质功能;未婚消费者更关注智能化住宅的生活品质功能,已婚群体对住宅智能化的支付意愿更高;低收入群体相比高收入群体对住宅智能化的支付意愿更高;高教育配套需求者、有会所需求和有装修需求的消费者对住宅智能化的支付意愿更强烈。  相似文献   
99.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调查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亮  刘岩 《技术经济》2011,30(8):32-38,112
根据河南省60家创新型企业的调查数据,从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这5个方面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过于注重理论,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
金融科技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创新、风险与监管的内在逻辑下,监管科技犹如\"创新之帆\"下的\"灯塔\",历经了三次发展演进:从加强技术层的监管应用到监管数据报送的自动化,并进一步发展至以数据为中心的算法监管。全球监管科技发展背景下,尽管我国监管科技历经萌芽期与发展期,但是仍然面临着发展动能不足、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模式传统等挑战。我国可借鉴英国、美国与新加坡的监管科技发展经验,并结合本土化国情,构建起中国监管科技生态体系,转变监督理念,创新监管科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