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33篇
工业经济   102篇
计划管理   165篇
经济学   411篇
综合类   87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71篇
农业经济   125篇
经济概况   1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r reasons of political feasibility, emission trading systems may have to rely on free initial allocation of emission allowances in order to ameliorate adverse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effects in dirty industr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n emerging European‐wide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we examine the trade‐off between such compens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under output‐based and emissions‐based allocation rules. We show that the emissions‐based allocation rule is more costly than the output‐based rule in terms of maintaining output and employment in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When the international allowance price increases, the inferiority of emissions‐based allocation vis‐à‐vis output‐based allocation becomes more pronounced, as emission subsidies drastically restrict efficiency 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mission allowances.  相似文献   
2.
以尚未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溢出效应框架分析碳市场建立对非控排企业环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促进了非控排供应商企业的绿色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碳交易下的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具有基于生产网络的压力效应和动力效应,能够激发关联非控排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并助推其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溢出效应有助于实现非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该过程具有方向性,碳市场建立并不存在基于生产网络“自上而下”的治理效果外溢,相关影响在非控排企业客户集中度较高、绿色创新基础较好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明显。此外,碳市场建立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对于推动非控排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效发挥碳市场绿色治理效果、深化环保改革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研究单元全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碳排放计算模型,估算了中国31个省区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9.67×108t持续上升至32.37× 108t.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7.8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的影响,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显著,重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北部沿海地区,轻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③全局自相关Moran'sI值从1990年的0.1558持续上升至2008年的0.2734,说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在省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④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存在较强的规律性.⑤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局部空间差异.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特征,体现为高值集聚区向沿海集中,低值集聚区向内陆迁移.  相似文献   
4.
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制度安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需要政府的必要调控和干预,政府干预包括有关法规的制定和经济制度的安排。经济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率作用,且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安排与市场机制相沟通的不同制度形式,如“排污收费”,“治污收费”,“开征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等,将环境保护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一种由政府调控与经济利益机制驱动相结合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有42%是火电厂排放的,因此高效控制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是提高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美国利用排污权交易治理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而且排污权交易也被证明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治理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提供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资金帮助和技术支持,文章结合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及生物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现状,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下黑龙江省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了CDM机制下促进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企业在排污权定价中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动态博弈的视角分析了政府与企业在排污权价格制定上的策略演化,获得了与现实世界较为拟合的演化稳定策略,对政府制定公平有效的排污权定价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贾岩 《电力技术经济》2011,23(7):5-9,18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是电力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介绍了河南、四川两省3年来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开展“上大压小”和节能发电调度在优化电源结构、降低煤耗水平及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针对试点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今后进一步开展节能发电调度、推广试点经验,就市场机制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经济补偿政策和电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直接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深入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对超大城市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选取了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和重庆市1995~2014年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对两者的脱钩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长期内实施碳减排政策不会阻碍超大城市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超大城市应该积极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和倡导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0.
瑞士的环境质量在世界上堪称一流,这得益于瑞士严格执行政府1985年出台的《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在控制PM10和PM2.5排放方面,要求明确,措施得当。瑞士PM10和PM2.5的最大排放源分别为农林和居住与商业。瑞士在道路交通、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施工机械与设备、燃烧、工业设备与生产流程以及农业等领域均采取了一系列的减排措施,如,规定柴油的含硫量不得超过10mg/kg,各种车辆须加装可以过滤包括PM2.5的新型高效尾气排放过滤器等等。瑞士的经验表明,有效控制PM10和PM2.5的排放量,一是要细化规章制度,二是要有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