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2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47篇 |
工业经济 | 593篇 |
计划管理 | 753篇 |
经济学 | 210篇 |
综合类 | 88篇 |
运输经济 | 421篇 |
旅游经济 | 5篇 |
贸易经济 | 420篇 |
农业经济 | 127篇 |
经济概况 | 303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31篇 |
邮电经济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51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77篇 |
2010年 | 261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城市对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特别是气温较低的地方,对于热能的需求非常迫切。为此人们建设了大量的热电站及相关热力供应系统来满足这种需求。但是对于大规模供热系统的管理是一个难题,传统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失误也较多,因此现在已经大部分使用热网监控系统。本文通过介绍热网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对其在供热管理应用中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根据国家和行业关于乡村振兴、惠农工作的战略要求,以安徽邮政近4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为样本,通过调查走访、查阅企业发展资料,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定性分析,提炼运作方法,形成邮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模式,助力提升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93.
研究一种高铁既有车站站台层的L ED显示设备安装固定结构的应用.这种抱柱式站台显示屏固定结构通过将L ED显示屏固定于站台层两支撑立柱之间,解决了高铁线路中一些老式铁路既有车站运行班次多、运营状态不允许长时间站台施工和不能破坏站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基于三维建模和数值仿真对这种设备固定结构进行一系列静力学结构分析,包括在极端工况环境下的静态应力、应变和位移分析,结果安全有效,安装作业符合现场施工要求,实现了此类高铁既有站站台结构上L ED显示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为了研究这种抱柱式站台显示屏固定结构的工作可靠性,应用数值分析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在风荷载作用下分析各阶频率下结构的变形程度以及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影响,从而验证了这种L ED显示设备固定结构在铁路信息显示技术上,特别是在高铁既有车站上应用的有效性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95.
\"路边站\"农产品销售网点,是日本利用公路停车加油与休憩场所设立的农产品营销场所,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地产地消\"组织形式,截止2015年,日本登记在册的路边站已达1 079所。文章深入剖析了日本路边站式\"地产地消\"流通方式发展背景、功能、类型,认为路边站在实现新鲜农产品与消费者的对接、增加就业与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培育地方农产品品牌与保障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发挥我国路网优势,大力发展路边站式农产品经营网点;鼓励特色农产品生产,打造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以旅游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 相似文献
96.
1997年底,世界非织造布销售总额达到75—80亿美元,非织造工业仍是纺织工业中最年轻和发展最快的领域。即使按目前“非织造”严格的定义,最近10年来全世界对非织造布一直保持着巨大的需求。1996年全球非织造布消费量为200万公吨(约45亿磅)。 近代的非织造业自十九世纪20年代从欧洲开始,到30年代传入美国,欧洲和北美的非织造布消费量超过世界总量的60%。日本自60年代步入非织造布卷材市场,在过去的30年里,日本也已成为非织造布不可忽视的消费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分析技术站的技术作业内容及各作业工序的统筹关系,在明确本班列车到达计划信息、装卸排空任务、出发列车的要求,以及各作业时间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各作业工序之间的关系及工序的可移性原理,安排区段站调车机车解体和编组作业计划,再结合轮廓的装卸计划、排空计划和出发车流需要等,确定调车机车的具体取送车时刻和内容,以完善车站调机运用计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