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2295篇
工业经济   52篇
计划管理   510篇
经济学   478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479篇
农业经济   156篇
经济概况   528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674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海南省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重过大,严重影响了银行业资产的流动性,使海南省银行业隐藏着较大的风险。本文从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处置的难点,并提出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读罢贵刊第5期(上)《特别策划》关于“不良资产到底怎样才有个完?”中的系歹q文章,颇有同感,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53.
中国银行业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曾经高达30%--50%。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运用近乎运动式的操作,将不良率强行降低。一些银行的不良率已经达到了“好”银行的标准。  相似文献   
54.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成立至今的六年时间中,为化解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保全国有资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金融资产剥离的制度安排却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改革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这些问题存在的制度、历史原因筹角度入手,论证改革的必然性,对改革对策的设计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55.
本文是上级有关部门5月17日布置、21日完成的一个快速调研项目。现把部分内容刊载供大家参考。文章总结了钢铁、电解铝、汽车、水泥和房地产业2003年以来发展、过热的基本情况,认为产业结构演进进入新阶段导致的资本品需求急剧增加、城市化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结构升级是导致过热的需求因素;面对新一轮经济增长,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供给不足,导致价格飞涨,加上各种投资优惠,短线投资增加,是导致过热的供给因素,并进一步导致需求激增,供求互动,投资过热;分析了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对行业过热的影响;几大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国企改制慢、非国有投资行为略显不成熟、地方政绩导向下短期行为严重是过热的体制因素;导致过热的国际因素是国际经济复苏,入世效应显现,但要警惕2002年叫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论调是否又在一夜之间掉头提出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调。并从预算软约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代际遗忘与竞争压力、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金融泡沫向经济泡沫的转化等方面找寻了过热的理论逻辑。文章认为这轮增长中的行业过热是宏观问题与体制问题、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国有问题与民营问题、政府问题与市场问题、实体经济问题与虚拟经济问题、内部均衡问题与外部均衡问题交织在一起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增长中的行业过热,对调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审慎和理性,力求节奏上的前瞻性(2003年9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提前发出信号)、结构上的针对性(以过热产业、违规企业和地方以及信贷膨胀过快的银行为主)、手段上的规范性(经济与法律为主)、方式上的间接性,调控能力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但是其间也有需要思考的问题,诸如行政干预型调控方式的复归风险;宏观调控的差别化;市场与宏观调控博弈的水平不断提高,出现较高水平的前瞻性反向操作,已经从被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展到了主动的”预期(上)将有政策,(下)提前行动”,这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半拉子工程、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与潜在的法律风险;政府诚信与政策的公信力等。最后,文章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履行好基本职责、扭曲失真的市场价格要恢复真实水平、政策组合是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宏观调控必须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加大惩处以确保中央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57.
《西部论丛》2005,(1):7-7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近日指出:“工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国有银行,对其改革,财政部也有准备。国务院总的精神是这几家银行都要改革,一行一策,不要一个模式。但总的来说是都要注资,都要剥离一些不良资产,不管以什么形式,都要建立新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楼继伟还表示,与1998年的债转股相比,  相似文献   
58.
作为银行主要经营要素的信贷资产,对产生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良贷款的存在,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化解不良贷款已忧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59.
1998年年底,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化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我国政府布组建专门负责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4月-10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并开始运作。它们的运作模式、它们所面临的风险及它们所肩负的使命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就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情况作一介绍,以期对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0.
不良信贷资产剥高后,国有商业银行仍面临着信贷管理的系列难题.本文在管理上提出了六大对策,以规范贷款行为,化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