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6篇
经济概况   6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2012年2月1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前表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美国不能让双方在经贸交往中的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美国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说,摩擦是这两个不同政治制度国家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要把  相似文献   
72.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2月21日下午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哈萨克斯坦总统访华具有突破性意义。国家元首的积极参与及其与中国领导层和中国企业界精英的共识将中哈两国关系提升到  相似文献   
73.
《经济月刊》2010,(7):11-11
法国总统萨科齐原定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以协调两国在欧盟峰会前对欧盟经济问题的立场。但会谈开始前不到一小时,却“应默克尔建议”推迟一周举行。法国负责对外贸易的国务秘书安妮一玛丽·伊德拉克说:“法德两国关系形同‘夫妻’,争吵在所难免。”法国《世界报》指出,  相似文献   
74.
王芳 《经济》2012,(8):73-74
中德建交40年来,交往密切,在外交、经贸关系中,成果丰硕。回望过去,两国关系虽偶尔疏远,却不断向前发展;面对未来,我们还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互利互惠?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立群。  相似文献   
75.
2012年8月24日是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20年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相互合作日益密切。然而很难想象,由于历史原因,中韩这两个一衣带水的近邻曾一度隔绝几十年。直到进入E世纪80年代,中韩关系才开始出现转机。此后两国关系持续升温,1992年建交条件逐渐成熟,双方开始为正式建交进行准备。  相似文献   
76.
自从二十多年前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会晤以来,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古国,一直都在追求达成更广泛的合作关系。事实证明两国关系,尤其是经贸增长不会受到历史问题的阻碍。这些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7.
9月,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在8月份刚刚结束的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期间,中日双方的合作氛围如此浓厚。但是,进入9月,日本政坛不再那么平静,营直人在选举中连任民主党代表并继续担任首相一职。如今的日本就像新手上路,还处于一个路线不熟悉、交通标志也不认识的情况,就按照自己的认识在公路上加速。  相似文献   
78.
2007年,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恰好满200年,在两国关系的历史长河中,既有40年时间连续不断的冲突对峙,也有“9·11”事件后共同对抗恐怖威胁的联合尝试。200年,这一具有广泛纪念意义的日子,美俄两国似乎都没有关注太多。从今年年初以来两国的腔调来看,两国日前又开始经历相互排斥和不满时期,外交关系重新回到了信任减少、猜疑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79.
古老的埃及,拥有100万平方公里面积、7000多万人口,在已就任25年、至今还在任的穆巴拉克总统的领导下,发展成为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大国。在我就任的3年里,最深的感受是,中埃两国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两国人民十分友好。不管你是在官场还是商场,深感作为中国官员的“特殊”地位,深受对方的尊重和重视,甚至你走在大街上,当地老百姓得知你来自中国,无不都翘起大姆指,夸“中国好”。  相似文献   
80.
钟雁明 《中国经贸》2007,(12):38-40
中日两国是唇齿相依、一衣带水的邻邦。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074亿美元,34年间扩大了188.5倍。中日两国之间,历史与现实的恩恩怨怨,一直纠葛在一起。而到了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的阶段,两国关系一度到了冰点。首相安倍晋三力图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上任不久就于2006年10月访华,被称为是“破冰”之旅,可惜冰虽已破,却难融,春寒依旧料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