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913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681篇
财政金融   88340篇
工业经济   38146篇
计划管理   101435篇
经济学   66288篇
综合类   23109篇
运输经济   4738篇
旅游经济   1236篇
贸易经济   113936篇
农业经济   27991篇
经济概况   10257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94篇
邮电经济   3075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1065篇
  2022年   1059篇
  2021年   1619篇
  2020年   1820篇
  2019年   1487篇
  2018年   828篇
  2017年   1772篇
  2016年   2829篇
  2015年   5421篇
  2014年   18797篇
  2013年   19601篇
  2012年   25749篇
  2011年   28683篇
  2010年   25431篇
  2009年   27757篇
  2008年   31875篇
  2007年   22864篇
  2006年   22148篇
  2005年   40717篇
  2004年   57802篇
  2003年   54814篇
  2002年   46318篇
  2001年   32318篇
  2000年   28563篇
  1999年   12979篇
  1998年   13360篇
  1997年   12063篇
  1996年   9002篇
  1995年   5891篇
  1994年   4143篇
  1993年   3234篇
  1992年   3052篇
  1991年   3278篇
  1990年   2423篇
  1989年   187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和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制度弊端尽显,仅仅通过"加强监管",很难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其与现代混业经营趋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认为:分业监管难以适应当前业态发展,统一监管已成趋势。"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势必要改革,改革最终的方向是在"三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个统一监管、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现代化金融监管结构。  相似文献   
42.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就当前中国金融信托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信托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笔者本文就中国金融信托业的成长与创新发展进行以下分析,以此来改善内部问题,推动金融信托也蓬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地方债务危机频发,政府和市场正在进行以去杠杆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合理的杠杆可以撬动资本市场,提升经济的活力,但杠杆过高会引发资本向高利润行业集中,提高社会债务危机几率,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冲击。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中杠杆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在经济杠杆视角下的主要财政问题以及高杠杆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通过抛砖引玉,对中国经济去杠杆,恢复实体经济活力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4.
《经济师》2018,(4)
文章从当前全球化所面临的困境,即"逆全球化"现象入手,剖析全球化危机的来龙去脉和全球化的实质。在以中国视角展望了全球化未来的同时,提出了应对全球化困境的中国智慧和中国举措。  相似文献   
45.
46.
利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世价值,植根于东西方文化中由来已久。在利他主义的伦理思想之下产生的利他行为进一步被提倡和推崇,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和改变,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在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代际关系中的利他也在发生着演变,在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中,两代人之间利他倾向性的转变导致了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7.
48.
49.
张嘉恬 《会计师》2019,(12):3-4
2019年1月底,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预报,背后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商誉减值。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计科目,我国对于商誉减值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基于近几年企业的并购热潮,从会计角度分析商誉减值问题,并在会计处理上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50.
企业、企业家等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可通过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作用。基于中国2007—2016年40个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信心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家信心增强或者货币政策宽松时会加剧过度投资,减轻投资不足;企业家信心减弱或者货币政策紧缩时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但会加剧投资不足。其中,国有企业对企业家信心和货币政策松紧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会通过货币政策和企业家信心的交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