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下为公     
老黎 《中国外资》2009,(15):96-96
社会的进步,终究还赖实体经济的发展,只要实体无损,所创造的价值终究还是为社会所用的。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世界允许和鼓励所有人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进而赚取利润。这种允许和鼓励人们追求利润的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不等价交换制度。由于它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因而在古代社会长期受到压制。那么,现代社会为什么偏偏要推行这种制度呢?这种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经济发展策略,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面对现代文明与现代危机,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分工的理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而亚当·斯密在他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也明确阐述了他的论分工理论。对分工思想的表述进行简要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于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的理解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     
《冶金企业文化》2013,(1):35-35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1740年之前,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学院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从采集与狩猎中分离出农业,还是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手工业与工业,以及从农业、工业中分离出流通业,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而发生的演变。物流业无非又从工业、农业、建筑业、流通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推进,这种分工,无论是社会分工或是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专业化、市场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前提,每个人在面临决策选择时都会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虽说这一假设过于理想和抽象,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主体在做出决策时都会考虑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因素,从而进行比较、思考和博弈,再做出理性的选择.与经济适用房政策相关的四大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也不例外,他们之间存在的利益博弈导致政策的的执行效果与预定的目标产生偏离.而博弈的前提则是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规则是既定的,至少在短期内政策的实施方案是不会变的,从而各方可在既定的规则下通过博弈来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说到底不过是各方利益分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陈华骏 《商》2012,(3):163-163
这是一本世俗的书:它关注我们的教育、消费、工资;这是一本传承经典的书:亚当斯密的灵魂附体,让这本书指导了里根撒切尔时代的欧美快速发展;这是一本饱含人文关怀的书:它在意我们每个人的自由,时刻担心政府权力的滥用侵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受教育人数、教育的发达程度、教育的投入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文化素质主要硬性指标。政府教育费用支出在财政费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亚当斯密的观点出发,分析中国的教育费用支出的历史情况,结合我国当代教育费用支出现状,从而得出一些思考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梅 《现代商业》2013,(32):162-162
本文从公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影响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并根据企业薪酬设计的原则,探讨基于亚当斯密公平理论的企业薪酬设计对策,即:建立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管理人员要建立公平理念及企业员工要树立正确观念,以期切实发挥薪酬激励性功能,提升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倩 《经济视角》2013,(10):19-21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思想的深刻性和预见性,理论体系的完备与精确,都令人叹为观止。《国富论》中探讨了大量经济现象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比如货币属性、价值来源、比较优势、供需均衡等。《国富论》中所倡导的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经济自由主义,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而相比之下,18世纪末的中国,处于清朝中期,在思想界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古代传统文化。本文将提炼《国富论》的核心思想和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将其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观念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比较,来呈现相同历史时点上,中西方在思想进程上的明显差异,并希望借此解释西方经济增长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