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22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1475篇
经济学   784篇
综合类   1680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1622篇
农业经济   62篇
经济概况   129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675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芳 《新西部(上)》2007,(6X):205-205,195
言语交际中,为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应遵循语用原则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该文提出语用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得体性可用“度”来进行解释。从语言层面划分出冗余度、模糊度、规范度,将它们和语用原则相结合,来分析言语交际的最佳效果,使人们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地运用语用原则,使交流更趋完善、顺畅。  相似文献   
22.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晋商骄子乔致庸,是近代晋商的杰出代表.乔致庸晚年,乔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巨富.那么他的成功能给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经商者在交际中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23.
精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精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4.
经济行为中的跨文化交际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以来,跨文化经济交际问题,凸现在从事跨国经济行为的人们面前。从莫里斯符号学的角度出发,结合鲜活的企业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实践,透析语言符号的指标意义与跨文化语用语义之间的关系,对文化差异与语义的非对应性加以敏感而审慎的把握,有助于走出彼此人知和解读的困境。  相似文献   
25.
市场经济下企业交际质量优化初探江苏新光集团徐长倬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随着改革的日趋深入,企业这一经济细胞增强了生机与活力,企业与各界交往越来越频繁,行政性的、经济性的、商业性的和情感性的活动正以各种形式在多领域中展开。有的交际...  相似文献   
26.
本提出汉语口语课应把口语语法教学纳入教学任务之中,并进而提出在中级阶段的口语教学中,语义语法教学应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7.
28.
传统的英语课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分析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改进。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加强外语听说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9.
具有交际能力意味着人们不但获得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获得语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规则。因此在以交际法为指导的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言语交际,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选择真实的语言,创设真实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等,充分考虑影响交际法教学的主要因素。使交际法更好地贯穿英语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30.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能讲一口地道、流畅的英语已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普遍很差。如果轻视或放弃口语训练,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必将走向死胡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机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