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98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财政金融   18914篇
工业经济   10751篇
计划管理   51024篇
经济学   22722篇
综合类   13737篇
运输经济   1564篇
旅游经济   835篇
贸易经济   38973篇
农业经济   6193篇
经济概况   308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628篇
邮电经济   1143篇
  2024年   524篇
  2023年   1872篇
  2022年   2031篇
  2021年   2307篇
  2020年   1959篇
  2019年   2763篇
  2018年   1071篇
  2017年   2634篇
  2016年   3333篇
  2015年   5947篇
  2014年   14435篇
  2013年   13708篇
  2012年   16421篇
  2011年   17187篇
  2010年   15678篇
  2009年   15680篇
  2008年   15590篇
  2007年   12548篇
  2006年   10087篇
  2005年   9286篇
  2004年   8078篇
  2003年   8264篇
  2002年   5242篇
  2001年   3840篇
  2000年   2536篇
  1999年   838篇
  1998年   641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众所周知,假如一个企业人心涣散,其发展必不长久。何志毅总裁在《金科玉律》刊首语中曾指出:企业盛衰转换,根本在于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我认为就是增强员工凝聚力。那么,如何增强员工凝聚力呢?我试图从收入、工作满意度、亲和力、员工保障心理、个人发展和人事考核等六个方面分别阐述,结合这两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谈谈我个人看法。一、收入人是经济性动物。因而,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经济因素必将占有很大比重。收入的多少,不仅仅可以体现为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个人价值某种程度上的肯定,从而实现员工自我满足感。但是,纯粹…  相似文献   
103.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齐卫华 《经济师》2003,(7):62-63
文章从“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这两个方面 ,论述了当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106.
李琳光 《中国纺织》2004,(10):128-130
绿色,青春和活力的象征;绿洲,黄土地的梦想. 多少年来,在山西重化工经济结构中,人们期盼着山西纺织工业的崛起,更希望拥有能够生产绿色纺织产品的企业.如今,这个梦想已逐步变为现实,位于太行山南麓,沁河流域的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成功登陆的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李德茂靠自己远见卓识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带领自己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把一个只拥有不足两万枚纱锭、濒临破产的小型棉纺企业拓展为一个拥有国际先进设备、国内一流工艺技术水平、连续11年盈利的大麻纺织企业,令人刮目.  相似文献   
107.
108.
王集令 《中国MBA》2004,(4):22-23
“三个代表”入宪:MBA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三个代表”的内容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注意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9.
张勤 《武汉金融》2003,(2):60-61
加入WTO,对中国的信用体系提出了挑战.作为一个后发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信用现状存在着信用观念落后、信用关系不成熟、信用体系、制度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信用重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0.
价值最大化是现代公司追求的基本经济目标,设计并应用折现现金流量模型来评估企业价值,主要在于净现金流量体现了“实际收益”,反映了变现能力,考虑了报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但由于该模型特别强调“预期”,对不同状况都采用同一测评基准,因而实际应用有诸多难题,为使评估值逼近市场价值,有必要通过多种方式合理选择参量,并对计价因素进行必要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