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92篇
财政金融   1645篇
工业经济   809篇
计划管理   4915篇
经济学   3059篇
综合类   1250篇
运输经济   172篇
旅游经济   51篇
贸易经济   4652篇
农业经济   908篇
经济概况   198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篇
邮电经济   135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782篇
  2014年   1262篇
  2013年   1186篇
  2012年   1375篇
  2011年   1414篇
  2010年   1336篇
  2009年   1362篇
  2008年   1257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878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682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战略成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成本管理新思想、新方法。它的特征是把成本管理放到改善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大前提中来考虑。本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了战略成本的基本程序和实施的现实意义,以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2.
威海市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收集整理了2007-2015年威海市渔业资源、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在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特点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威海市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3个层次的2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首次定量评估了2007-2015年威海市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结果表明:2007年,威海市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为0.45,2008年,评价值降至近9年的最低值0.15,仅为2007年的33.2%,2009年评价值回升到0.48,2010年,再次下降到较低的水平0.17,仅为2009年的35.9%,2010-2014年评价值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2015年,评价值达到最大值0.82,是最低值的5.54倍,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63.
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量增加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2003-2012年云南省及各州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变动趋势,确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分析了云南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对变化演进过程,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云南各州市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促进云南经济增长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4.
[目的]在系统梳理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进程基础上,文章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视角,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维度构建绿色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方法]借鉴BPEIR概念模型构建浙江绿色农业生产系统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并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从动态视角评价了2002—2016年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状况,并静态比较2015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状况。[结果]浙江省绿色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指数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浙北地区绿色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指数明显高于浙南地区; 杭州、嘉兴、宁波位居前三,金华市绿色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指数最低。[结论]浙江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实行差异发展、完善政策体系、提高质量品牌、强化科技支撑是推进浙江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5.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指标,新增建设用地分解结果直接影响着各地区土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依据云南省各州(市)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建设用地利用等现状,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选取GDP、人均建设用地等8个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对云南省各州(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分配,并结合新时期国土...  相似文献   
966.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将影响陡河水库水源地水质的目标因素确定为评价指标,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承载力制约三方面构建起水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基于此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陡河水库水源地水质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发现水源地自然脆弱性指标现状值较高,某些指标需采取人为工程或生物措施来降低,水源地整体脆弱性介于轻度和中度脆弱之间。建议强化林草种植、治污工程、科学施肥、城镇化建设等措施,改善并保护好水源地水质质量。  相似文献   
968.
基于ANP-PP-SPA的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的缺陷与不足,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因子和减灾因子4个方面,通过对14项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计算,构建洪灾风险评价体系。洪灾风险评价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求解主观权重,投影寻踪法(PP)求解客观权重,主客观综合权重与集对分析理论(SPA)耦合,构建基于ANP-PP-SPA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以广东省英德市为例,验证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英德市2016年的洪灾风险属于中等级别,符合英德市2016年的实际情况。洪灾风险评价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还较好地体现了洪灾风险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能够为区域洪灾风险决策和洪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9.
低丘岗地改造项目验收是检验项目质量的关键,它不仅包含了工程验收也包含了土地自然条件和土地权属等土地管理内容的验收。当前,土地整治缺乏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项目验收定量标准。为了完善土地整治项目的理论体系,给低丘岗地改造项目验收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方法。通过分析、归纳项目验收的内容、方法和层次,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低丘岗地改造项目验收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北省两个低丘岗地改造项目为例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并评价项目实施的情况。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对项目工程的实施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两个项目的各项验收评价指标均达到相应的标准,验收等级为优良。  相似文献   
970.
协调度是衡量系统协调程度的重要参数,将其应用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当中,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可持续利用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和协调度指数对呼兰区(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及协调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3年呼兰区(县)土地可持续性和协调度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