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9篇
工业经济   58篇
计划管理   113篇
经济学   82篇
综合类   32篇
运输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104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113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本文主要通过对发达国家的银行并购从自身的动因到对公共利益的负面影响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再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大胆提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银行并购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编辑风格对作风格有重要影响,作风格又部分地反映了编辑风格;作品的总体风格虽主要决定于作风格,但编辑风格仍应主动积极地渗透于作品之中。作风格与编辑风格既有不统一甚至矛盾的一面,更具有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每个单位都有劳模,但是大多数单位在劳模管理上基本是:一表彰、二宣传、三旅游、四进档。管理上的老一套,导致不少优秀分子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如何激活这批优秀分子,并产生“裂变”、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这是从事工会工作和劳模管理者必须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的做法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4.
叶军 《中国邮政》2008,(4):41-41
企业竞合作为新的营销理念,与企业竞争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不是为了击败竞争对手,达到“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的目的,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生态链,联合广泛的力量创造新的优势,产生1+1〉2的效果,形成高收益的价值网,从而使任何一方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协同发展、共赢发展。总而言之,企业竞合的实质就是分享利益,利益是竟合的重要前提和核心纽带,合作双方只有因为共同利益,才会走到一起,没有利益维系,竞合关系将无法建立。  相似文献   
105.
研讨     
《中国经贸》2007,(1):20-22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做生意.只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指出,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开展以“村企结对”为主的民营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遵循“两个趋向”规律,实现农村和民营资本之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双赢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7.
陆芳 《发展研究》2007,(10):38-40
榕台农业合作是发展福州外向型农业的一大特色,也是发展福州农业的一大优势.1997年"两部一办"批准设立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以来,福州市进一步完善软硬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榕台农业合作力度,榕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文章立足于榕台农业合作交流的现状,分析了榕台农业合作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提出进一步发展榕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8.
109.
高琨  徐勇 《中国工商》2005,(5):12-16
3月的北京,一股春风,绽开中部人的笑脸;一阵春雷,激荡中部人的心痱!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铿锵有力的声音,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传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给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当前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加强了合作。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利益共沽的强强联手新格局。本文结合我国保险代理的现状,谈谈县级行保险代理业务存在的问题、机遇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