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06篇
工业经济   118篇
计划管理   309篇
经济学   78篇
综合类   60篇
运输经济   4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7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1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正编辑同志:我丈夫是一家个体小塑料厂的推销员,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前不久,在骑摩托车去送货时被一货车撞伤,司机因"酒驾"被公安机关拘留。我们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和相关医疗费的问题,单位以公安机关对肇事司机处理尚无结果为由予以推脱。于是我自  相似文献   
22.
运用事故后果伤害模型分析方法,根据液化石油气危险特性,计算铁路液化石油气罐车爆炸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对铁路液化石油气运输装车单位、罐车设备、押运间、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有关安全措施建议,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正编辑同志:4个月前,我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随即我便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鉴于我在原单位尚有工资没有结清,原单位让我5天后前往领取,我便向新公司提出,一周后才能前往正式上班,公司予以认可。谁知,我在前往原单位领取工资时遭遇了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对方司机负全责。基于原单位和新公司均没有为我办理工伤保险,我曾分别要求各自给予工伤赔偿。但原单位以我与其已不  相似文献   
24.
正无论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还是2011年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均未涉及建立工伤调解机制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工伤案件发生后,工伤职工却选择了与单位私了,原因何在呢?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双方当事人依法可以协商解决。在民事侵权案件中,双方可以调解结案。而同样是伤害,为何工伤问题的处理在法律上却没有调解解决的途径呢?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引导工伤职工走的维权路径是:  相似文献   
25.
《中国社会保障》2014,(2):54-55
某职工受公司安排赴外地参加会议,住宿某酒店。某日晚,其在酒店客房浴室洗澡,因地滑摔倒受伤。该职工所受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会诊意见观点一属于工伤。理由《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作场所"不仅包括职工从事本职工作时的场所,还包括职工为了工作需要而必须经过的场所,如因工外出的路途,因工外出的办公场所及休息场所,以及职工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当下保险业人才流动的现状和弊端进行有效分析,详细介绍我国保险业用人机制的诸多弊端。并且通过合理的分析给大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会看出,保险行业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康。解决保险业,尤其是解决保险业人才流动方面出现的问题依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7.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一个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300:29:1法则”,它是由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及他的团队在调查数万起重大安全事故原因后提出的。这个法则意思是说:“每1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违章,以及300起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即大多数的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这对涉电企业和电力安全至少有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2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累积未决影响社会长治久安.而学校近年来则成为深层次矛盾引起的泄愤者首选目标.2010年连续暴发的校园血案再次警示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缺漏与脆弱性质.学生伤害事件对学校安全管理的理念、目标及其责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建立起学生伤害事件预防机制.治校理念的"以人为本"、学校内部的"责任到人"以及对校外暴力侵害的"防治结合".应当成为防范学生伤害事件应对机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9.
正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04年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儿童超过26万,约占儿童伤害总死亡的30%。伤害是造成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在各类儿童伤害死亡中,道路交通伤害排第二位,是一个亟须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育均不完全,道路规划设计又主要是根据成年人需要制定的,使得儿童在道路交通中更易受到伤害,伤害程度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30.
李雁晨 《江苏商论》2010,(1):111-113
综合相关文献,本文系统分析了产品伤害危机对企业带来的伤害。本文指出应对产品伤害危机的最好办法是通过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流通等完善的流程与质量控制来防止危机的发生,但认识产品伤害危机,对危机进行准备对每一个企业都是必要的。本文还指出,诚信和责任应该是应对危机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