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袁玮 《中关村》2010,(8):104-105
几年前读过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他对瓦蓝纳西与恒河的描写令人丧失任何幻想。作为印度教信徒心目中清净的圣河,恒河本身承载了太多历史的苍凉与宗教的神秘。笔者亲身到达瓦蓝纳西,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眼中所见的原生态恒河,有另一种美丽。  相似文献   
52.
名人生财术     
曾笑言"一场高尔夫球打完,出来一看,股票大跌,几千万元没了"的冯小刚,其持有的约400万股华谊兄弟股票在一段时期内每股复权价上涨了6元。约2400万元的财富增值,可能会让冯导在打完高尔夫球时改口说"球杆挥挥,多了几千万元。"众多明星参股的华谊兄弟,也因大腕的光环变得格外  相似文献   
53.
《中关村》2009,(2):82-85
2008年元旦前夕的一天晚上,本刊编委、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不顾劳顿,参加了《中关村》杂志和北京大学校团委、学生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清源论坛。时隔十数天,余秋雨先生又与本刊社长卫汉青等再度相晤,围绕着文化话题接受了本刊的两次专访。兴之所至,余老师还挥毫泼墨,为本刊题写了一幅道劲潇洒、寓意深厚的书法:“引水为泽称海淀,集智成村日中关。”  相似文献   
54.
记得台北《中华时报》的记者曾问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余秋雨毫不犹豫地回答:“苏东坡”。为什么有这种偏爱呢?拜读完(《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振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后,我找寻到了答案,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  相似文献   
55.
只要有永不言输的勇气,财富就会与你结缘。李红——余秋雨的前妻,一个自信而又坚强的女人!当余秋雨处在人生低潮时,她不畏世俗嫁给了他,全心全意当起了贤妻良母;当余秋雨功成名就后,她却惨遭离婚厄运,独自带着女儿开始艰难的生活……  相似文献   
56.
萧惑之 《中关村》2013,(4):120-123
余秋雨教授是"学问、哲思、文采、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个方面合于一体"。《何谓文化》这部力作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结晶,"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的视角,诠释了文化的真谛,回答了"什么是文化"的问题。别开生面让抽象的"文化"概念舞动起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走过"文化苦旅",开创"文化大散文"之新风,如今放谈"文化",充满激情,凸显凝重,启迪读者。日前推出的新作《何谓文化》,凝练出世界上最为简短学理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  相似文献   
57.
万妍 《商周刊》2012,(20):73-73
要不是赵宝刚的《北京青年》热播,我都快忘了北京清冷的秋冬。虽然同沿海城市相较之下,北京的旅游条件并不算特别突出,也如同在余秋雨这样的大家笔下,历史遗留的空洞文化也会让这里留有些许的遗憾。  相似文献   
58.
熙寜 《中国西部》2013,(8):158-159
书评/余秋雨的《推荐序》一如既往的矫情,《译者序》平白无味,也可以忽略。真正开始抓人的,是On Anticipation的开头: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59.
海定则波宁。单是宁波的城市名字,就已是和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国以人兴,城以文名。宁波的文化离不开水。天一生水,水是亚洲最古老藏书楼天一阁的守护者;水深浪静,水是宁波港跻身全球十强的天赋。姚江牵引出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文化,牵扯出千  相似文献   
60.
《中关村》2009,(1):9-9
2008年12月下旬,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来京时,作为本刊顾问,席间曾对我们说:《中关村》应该更重视文化的“新元素”。“文化是宽泛的,应该是人类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新文化”是本刊为读者服务的“三大”宗旨之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将更加提升和强化。本刊参与承办的“2009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将是对“新文化”和“西区艺术”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