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64篇
计划管理   94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铸体薄片、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和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吴起油田薛岔油区长4+5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以粒间溶孔为主,其次为残余粒间孔,喉道类型以细喉为主,部分为中喉.本区孔隙类型主要为Ⅲ类中小孔细喉型,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项目区地层条件、构造条件、地热资源生成条件、地温场特征的综合分析,在本项目区的F55断层附近,具有生热和热储层的有利条件,是本区地热资源赋存的有利地区,结合以往生产资料,认为本区地热资源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3.
车镇凹陷沙二段储层物性是影响该段成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沙二段储层物性特征分析入手,对优质储层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古地形及物源、水动力三个因素对储层的丰度、优质储层发育、分布控制作用,其中沉积古地形及物源控制了储层的丰度,沉积水动力条件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最终,对车镇凹陷沙二段优质储层在平面上及垂向上发育的规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4.
煤层气勘探中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的勘探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煤储层的方位各向异性和双相介质特征,方位AVO、转换横波法和AVO等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对煤层气富集区做出有效预测。测井技术具有方法种类多、分辨率高等特点,在煤层气储层识别和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开展地震技术和测井技术的综合利用是今后煤层气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范钦豪  赵德阳 《价值工程》2013,(34):176-177
研究采用PowerLog软件进行测井资料预处理,为反演打好基础。应用Jason软件算出波阻抗之后,利用测井统计的波阻抗和岩性的关系,把波阻抗数据体转换成岩性数据体,再用测井统计的波阻抗和孔隙度的关系,生成孔隙度数据体,最后在Jason软件的三维可视化模块中利用岩性数据体和孔隙度数据体进行储层提取。  相似文献   
66.
屈策计  白江  冯全宏  梁峰 《价值工程》2013,(27):294-297
吴仓堡油区三叠系油层有长6、长8、及长9等开采层系,均具有低孔、低渗透、低压、低产等特征,一般不经压裂无自然产能,但是常规水力压裂改造后,单井产量低、产量下降快、油田稳产形势严峻,严重制约了三叠系油藏的有效开发。本文针对三叠系主力油层长6、长8和长9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吴起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水力压裂改造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低渗透、低压致密油层改造先进技术理念,以储层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体积压裂的增产机理及在吴仓堡油区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吴仓堡油区三叠系油层体积压裂的工艺设计模式,为吴起油田低渗透、低压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针对储气井储层保护问题,结合东濮凹陷文留构造地质特征,储气井三开采用水包油钻井液.通过在文96-储6井的应用证明,水包油钻井液具有很强的抑制性和稳定性,且抗盐能力和悬浮携屑能力强,能够满足欠平衡钻井的要求,并有利于储层的保护,特别适用于气层的保护.该水包油钻井液体系采用5#白油,无荧光,对综合录井影响较小,现场运用多种录井手段可以准确识别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68.
储层敏感性是影响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致密砾岩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因其复杂的结构组分和物性特点导致开发难度更大。论文选取玛湖凹陷玛湖1井区和玛东2井区二叠系乌尔河组发育的典型致密砾岩储层,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和X衍射测试,明确其结构组分和孔隙发育特点及矿物含量,进而开展了基于核磁的储层岩石水敏特征定量评价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样品岩心经历水敏伤害后的渗透率都比原始状态有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与储层敏感性黏土矿物的含量呈正相关;样品岩心孔隙度及分布频率较原始状态的变化则表现出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很可能是胶结程度造成的。论文在充分考虑氦孔、液体饱和孔隙度、克氏渗透率和液体饱和液体渗透率等多项参数的前提下,根据水敏特征定义了新的水敏系数,且发现水敏系数同伊/蒙间层黏土在石英和黏土中占比的相关性最好。这为合理制定致密砾岩开发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丁安军 《化工管理》2022,(12):157-160
南阳凹陷东部的魏岗和张店地区断层极为发育、构造破碎,处于多物源发育区,属典型的复杂小断块稀油油藏区域,经过40年的开发已处于高含水开发的后期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后备储量接替。根据储层沉积特征、主控断裂产状及二者匹配关系,预测构造和断层+岩性圈闭发育部位,利用丰富的钻井油气显示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及油气运移路径研究结果,提出了牛三门油源平面上油气显示具有“两贫、两富、两连片”的分布特点,油气运移距离在15km左右,在油气运移路径范围内新发现有利圈闭36个,已完钻4口均钻遇油层,并试获工业油流,滚动增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0.
在石油地质储量中,薄差储层的地质储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薄差储层应用直井进行开发的产量低、成本高,因此一直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随钻仪器和井下工具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应用水平井对薄差储层进行开发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文章在分析薄差储层水平施工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