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627篇
工业经济   228篇
计划管理   1823篇
经济学   782篇
综合类   379篇
运输经济   5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07篇
农业经济   331篇
经济概况   60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52.
53.
李殿承 《新智慧》2006,(9):45-46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1.第一章重点介绍了制定新准则的目的、金融工具的概念及新准则不适用事项等。 2.第二章重点规范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按持有的意图不同,金融资产分为四类: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54.
杨鹏 《商界》2006,(2):43-45
在主流会计报表的影响下,企业老总心中就只有那些资本负债、现金流动、利润情况,却忽略了对人才队伍、职工素质、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等要素的全面、及时和清晰的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5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系统经营效益观念遂渐增强,作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在目前资产与负债结构比较单调的情况下,其经营效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贷救资产的创收,二是资金成本的压缩。因此,信用社在努力促使资产创收的同时,必须着眼于资金成本的压缩。本文结合信用社新的财会制度,就资金成本管理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6.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3日】中国的隐性债务可能成为一大麻烦。  相似文献   
57.
我国会计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关键,明确帐目价值、计税基础以及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准确把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原因与内在规律及其准确的计量过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使中国会计准则更加创新趋同于国际会计报表准则,进一步调整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缩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刍议乡镇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明 《乡镇经济》2002,(9):27-28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而其资本结构的比例失衡亦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主要对当前我国乡镇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了优化乡镇企业资本结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9.
国内外对农业技术创新制度的研究多建立在制度要素之间线性作用的基础上,对农业技术创新制度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制度要素之间的非线性机制关注不足。对此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农业技术创新有赖于创新制度远离平衡态,通过制度变迁形成耗散结构的特征,而耗散结构的形成在于形成和强化技术创新制度的减熵机制:实现农地制度有效变迁、改善农业微观组织形态、创新技术成果的排他性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形成创新技术成果交易市场等。  相似文献   
60.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涉及了一些重要概念,有些概念是会计准则首次定义;有些是进行了更为合理、更为准确的定义。尤其是对或有负债的定义,将传统意义上的“或有负债”划分为两种,一是可确认的负债,二是不予确认的“或有负债”,这一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中对或有负债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从实践来看,准则仍有些许不足之处,本文拟就这些不足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与或有事项相关的负债的确认准则第4条为与或有事项相关的负债的确认设置了3条标准,即(1)该义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