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72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83篇
经济学   58篇
综合类   75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8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7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现行刑事法律规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亦同样以积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旨趣.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在确保良好法律效果的基础上,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并努力寻求两者的有机契合.不管是刑事立法还是刑事司法,都要兼顾惩罚犯罪与社会效果的二者统一.法官应娴熟驾驭各种制度内资源,巧妙游刃于规则与事实之间,竭力在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下达致平衡之美.利用形事政策的灵活性贯彻法律的精神,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相似文献   
82.
为了发挥社区矫正实效,探索教育改造的科学方法,上海刑罚以“两减少两扩大精神”为宗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拓展对非监禁刑的适用。“两减少政策”的贯彻实施,无疑对社区矫正和监外执行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3.
对轻微刑事案件执行轻缓刑罚的处罚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行轻缓刑罚制度要通过明确原则和制定标准来实现其合法性和规范性。通过酌定不起诉、量刑建议等路径来实现轻缓刑罚。  相似文献   
84.
被害人宽恕制度是在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的基础上,将被害人的意思纳入刑事审判当中。在刑事审判中,尊重被害人宽恕的意思表示,综合考虑,从轻、减轻或者免除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5.
轻刑化简论     
轻刑化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规律,轻刑化思想源远流长,了解轻刑化的动因,掌握轻刑化的规律,领悟轻刑化的思想内涵,对于我国的轻刑化建设必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轻刑化思想演进及轻刑化动因分析,旨在探讨我国刑法中的轻刑化建设。  相似文献   
86.
栗洁  蒋少可 《企业导报》2014,(3):193-193,183
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我国的刑罚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完善自身。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面对刑罚向"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中心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刑罚体系只有不断改变自身,解决好在体系结构、刑罚构架、功能配置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需要,积极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法治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7.
从我国古代起就有“恤老”、“矜老”的传统,在老龄化问题目益突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的今天,我国刑法对老年人犯罪处罚过于严厉,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明显不够。综观我国古代及当今世界各国及地区,都对老年人犯罪处罚作出了从宽的规定,因此,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构建老年人犯罪从宽的刑罚制度,符合刑罚目的和刑事责任,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我国“矜老”的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顺应国际法治发展趋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王芬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140-14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刑、德被视为治国安邦良策的核心。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本文浅析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对古代刑法的影响,及古代刑法中的德治思想,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89.
靳文婧 《魅力中国》2013,(22):328-328
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概念和意义出发,阐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效力及适用条件,探究该制度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犯罪团伙成员在被捕后接受审讯时,会由于承受不住压力而表现出招供的冲动。本文以行为法经济学“短视”认知偏差模型对这种冲动的形成机制进行模拟,同时还将证明,犯罪团伙在新成员加入时要求的“投名状”是防止成员日后招供和自首的锁定措施;政府当局实施的污点证人制度则是一种鼓励招供和自首的反锁定设计。以模型的技术结构和结论为基础,本文还对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团伙犯罪刑罚实践进行了评析,并就刑罚优化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